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61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包括:工作缸,位于工作缸外侧的贮油缸,装在工作缸中部外且设有四个通道孔的上隔圈,上端装在上隔圈上的通道缸,装在通道缸下部外的下隔圈,两端一一对应装在上隔圈和下隔圈上的中间缸,装于工作缸、通道缸下端的卸荷阀;中间缸与贮油缸之间构成可变容积型腔;中间缸与工作缸之间构成中间腔;贮油缸与工作缸之间构成位于中间腔上侧的贮油腔。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减振器在崎岖道路中受到冲击时,反应灵敏,冲击感知能有效缓解。解。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减振
,尤其是一种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可调阻尼减振器从定阻尼减振器进化而来,可调阻尼减振器是车辆半主动悬架中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行驶至不同路况可调节减振器内的阻尼,从而使得车辆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和稳定。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717857.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阀式可调阻尼减振器,该阀式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内缸筒密封导向总成、弹簧、内缸筒、活塞总成、内缸筒、外缸筒、调节阀组件、底阀总成、安装底座,活塞杆与活塞总成固定连接并设置在内缸筒内,内缸筒密封导向总成设置在活塞杆与内缸筒之间,弹簧同轴套设于活塞杆上,外缸筒于安装底座密封连接,内缸筒装配底阀总成,安装底座与底阀总成固定连接,内缸筒形成有周向凸缘,且与外缸筒内壁过盈配合连接,内缸筒外壁与外缸筒内壁间形成补偿腔,调节阀组件为环形且套设在内缸筒外壁,调节阀组件外径小于所述外缸筒内径。传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内缸筒外壁与外缸筒内壁间形成补偿腔,内缸筒与外缸筒均由弹性模量较小的刚性材料加工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包括:工作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还包括:位于工作缸外侧的贮油缸,装在工作缸外且设有若干个通道孔的上隔圈,上端装在上隔圈上的通道缸,装在通道缸外的下隔圈,两端一一对应装在上隔圈和下隔圈上的中间缸,装于工作缸、通道缸下端的卸荷阀;中间缸与贮油缸之间构成可变容积型腔;中间缸与工作缸之间构成中间腔;贮油缸与工作缸之间构成贮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贮油缸下部设有外凸环,中间缸设有与外凸环相对的内凸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隔圈外侧围和下隔圈外侧围各设有一个环形槽,中间缸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一一对应卡于环形槽中的卡接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变型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接环的外径与贮油缸的内径适配;上隔圈与贮油缸之间设有位于中间缸上侧的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变阻尼减振器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韩青高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快乐树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