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功耗可编程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中的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超低功耗可编程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为了应对各种工作环境,通常需要内置不随外界环境变化的稳压源电路,该稳压源电路能在合理的工作条件下输出稳定的电压。当电路需要在低电压运行时,就需要低压差稳压源,如LDO(低压差线性稳压源),而许多场合需要超低功耗稳压源电路,以适应对功耗要求越来越严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应用场景。
[0003]如图1所示,传统的LDO由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开关功率管、串联分压电阻构成,由带隙基准源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输入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而LDO输出电压产生的VOUT电压经过分压电阻R0、R1分压后得到反馈电压Vbak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放大VREF和Vbak的误差值后输出给到功率PMOS管的栅极Gate端,以驱动功率管调节输出电压VOUT,最后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
[0004]传统的LDO电路因为使用了分压电阻,则在分压电阻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包括超低功耗电流源电路、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超低功耗振荡器电路和超低功耗电压跟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功耗电流源电路产生稳定的电流源偏置电压VP和VN用于供给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和超低功耗电压跟随器偏置;所述超低功耗振荡器电路产生的三路控制时钟P1、P2、P3给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以区分不同工作区间;所述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接收超低功耗电流源电路产生的电流源偏置电压VP和超低功耗振荡器产生的控制时钟以及编程选择输入Msel[x:0]、Csel[n:0],输出基准电压VREF;所述超低功耗电压跟随器接收超低功耗电流源电路产生的电流源偏置电压VN和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经过电压跟随后输出不随负载变化的稳定电压VOU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通过如下方式构成:第一PMOS管M1的栅极分别和电流源偏置电压VP、第二PMOS管M2的栅极相连,源极与电源电压VCC相连,漏极分别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PMOS管的栅极、开关管S1/S6/S8的第一端口相连;第二PMOS管M2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CC相连,漏极分别与第三PMOS管M3和第四PMOS管M4的源极相连,M1和M2共同组成电流镜电路;第一开关管S1的第三端口控制端和开关管S3/S5/S6/S7/S8的第三端口控制端相连,并由超低功耗振荡器的第一相位控制时钟信号P1控制,第一开关管S1的第二端口分别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口、第二开关管S2的第一端口、第四开关管S4的第一端口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口连接到公共地GND;第二开关管S2的第三端口控制端和开关管S4/S9的第三端口控制端相连,并由超低功耗振荡器的第二相位控制时钟信号P2控制,S2的第二端口分别和可编程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S3的第一端相连;第三PMOS管M3的漏极分别和二极管连接的第一可编程的NMOS管M5的漏极、M5的栅极、第二可编程的NMOS管M6的栅极相连;第四PMOS管M4的栅极和M4的漏极短接并分别和第二NMOS管M6的漏极、开关管S5/S7的第一端口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第二端口分别和第六开关管S6第一端口、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五开关管S5的第二端口分别和第三电容C3、开关管S9的第一端口相连;第九开关管S9的第二端口分别和第八开关管S8的第二端口、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七开关管S7的第二端口分别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第十开关管S10的第一端口相连;第十开关管S10的第三端口由超低功耗振荡器的第三相位控制时钟信号P3控制,第十开关管S10的第二端口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口相连并作为基准电压VREF端口;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短路并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口、可编程电容C2的第二端口、第三开关管S3的第二端、第一可编程的NMOS管M5的源极、第二可编程的NMOS管M6的源极、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口共同连接到公共地GN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功耗电流源电路产生电流源偏置电压VP给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PMOS电流镜电路M1/M2提供偏置电压,使M1/M2的漏极电流不随电源电压波动,另外产生电流源偏置电压VN给超低功耗电压跟随器的NMOS电流镜器件M7提供偏置电压,使M7的漏极电流不随电源电压波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功耗振荡器电路产生控制时钟P1、P2和P3,控制时钟P1、P2和P3周期性地产生高电平信号,维持时间分别为t1、t2和t3,其余时间为低电平;控制时钟P1的下降沿与控制时钟P2的上升沿有时间间隔td1,控制时钟P2上升沿与控制时钟P3的上升沿有时间间隔td2,控制时钟P3的下降沿略早
于或等于控制时钟P2的下降沿;控制时钟P1与可编程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渊,姜秀彬,张琪,黄凯,郑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朔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