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37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6
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泄水井、集水坑和泄水水路管网;所述泄水水路管网由多条排水管路组成;每条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有一条排水总管,每条所述排水总管至少设有两个排水总管出口;每个排水总管出口对应一个集水坑,每条所述排水总管上分别设有多个支管接口,每个支管接口对应一个泄水井,所述支管接口与设置在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连通;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中依次连接有水嘴、检修阀、转接头和排泥阀;所述排水总管出口通过转接头与集水坑的出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当高于控制水位时,水路系统自动工作,控制地下水不超过设计抗浮设防水位,使得建筑物结构受力在设计范围,确保结构安全。确保结构安全。确保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建筑
,特别是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下室降排水的方法一般使用盲沟排水法,即在地下建筑外墙四周或底板下部,系统的布置永久性排水盲沟,当地下水位达到盲沟标高处时,水流通过集水管上的孔洞进入集水支管,再通过管道排入泥流井,最终通过泥流井机械排水至市政排水系统。
[0003]该类型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仅适用于地层赋水及土体渗透系数不大地质条件,如基岩地区及渗透系数较小的黏土、粉质黏土地区。
[0004](2)不适用于地下连续墙、咬合桩等截水帷幕支护形式。上述支护形式的基坑地下水在基坑支护外侧及地下建筑基础底,地下建筑外墙四周或底板下部的盲沟起不到排地下水的作用。
[0005](3)不适用于占地面积大的建筑物。建筑物占地面积大,则水阻势必加大,易造成盲沟堵塞,水流不畅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大型地下室筏板基础施工,一般采用面状布置抗浮锚杆进行基础的抗浮。此类抗浮锚杆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能分担的锚杆较少,此情况抵抗力差;由于锚杆布置相对分散,对于地下室筏板下的防水层施工比较不利。
[0007]为了提高建筑物基础抗浮能力,同时便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施工,通过技术革新,总结形成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技术,采用本方法,可以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当高于控制水位时,水路系统自动工作,将地下水抽排至建筑雨水回收池,控制地下水不超过设计抗浮设防水位,使得建筑物结构受力在设计范围,确保结构安全。
[0008]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包括地下室基坑,还包括泄水井、集水坑和泄水水路管网;所述泄水水路管网由多条排水管路组成;每条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有一条排水总管,每条所述排水总管至少设有两个排水总管出口;每个排水总管出口对应一个集水坑,所述排水总管出口与设置在集水坑里的出水管连通;每条所述排水总管上分别设有多个支管接口,每个支管接口对应一个泄水井,所述支管接口与设置在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连通;所述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埋设于泄水井内部;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中依次连接有水嘴、检修阀 、转接头和排泥阀;所述排水总管出口通过转接头与集水坑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泄水井挖设于所述地下室基坑的底部下方。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由两段不同管径的钢管相接组成,小管径的钢管顶部通过支管接口与排水管路连通,大管径的钢管侧壁开设有若干圈的
透水孔,并用土工布将大管径的钢管下端包裹起来垂直放置于泄水井中部;所述泄水井的底部铺设有中砂层,其内部采用沿着排水支管周边回填铺设有反滤层,泄水井上部浇筑有垫层。
[0010]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管体、第二段管体和第三段管体,所述第一段管体作为泄压管道垂直于所述第二段管体,所述第三段管体垂直于所述第二段管体;所述水嘴设置在第一段管体上,所述检修阀 、转接头和排泥阀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第三段管体上,所述水嘴与检修阀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011]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各集水坑设置浮球阀潜水泵,所述浮球阀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建筑雨水回收池。
[00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上的水嘴处设置水位报警感应装置。
[0013]其相关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它是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A、施工准备

B、地下室基坑底部泄水井开挖

C、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的安装

D、泄水井内部反滤层回填

E、布设排水管路形成泄水水路管网及地下室底板施工

F、集水坑的出水管安装

G、水位监测系统试水验收。
[0014]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B、地下室基坑底部泄水井开挖包括土方开挖施工、垫层施工和泄水井底部中砂层施工;所述的土方开挖施工的操作要点: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部并通过基槽验收后,根据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系统布置分布图,测放出泄水井开挖位置的线,复验合格后安排工人开挖泄水井,泄水井尺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定;所述垫层施工的操作要点:泄水井周边位置支设模板,留出泄水井位置;根据图纸要求,浇筑垫层及防水层施工;所述泄水井底部中砂层施工:将泄水井四周支设的模板拆除;在泄水井底部铺一层中砂,厚度为150mm。
[0015]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C、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的安装:排水支管的长度视现场实际而定;在排水支管的大管径的钢管侧壁开设有若干圈的透水孔;用土工布将大管径的钢管下端包裹起来垂直放置于泄水井中部;大管径的钢管部分不得高出垫层底,大管径的钢管部分上部连接小管径的钢管,小管径的钢管高出垫层面至少100mm;小管径的钢管上部接头封堵严实;所述步骤D、泄水井内部反滤层回填的方法:将放置于泄水井中的排水支管固定好后,采用粒径小的瓜米石沿着排水支管周边回填铺设,之外是中粗砂,回填时,不同材料间设置隔离板,在隔离板两侧分层均匀往上填,形成反滤层,反滤层的厚度至少200mm,后抽除隔离板;泄水井上部到垫层底铺设褥垫层,用土工布将泄水井覆盖并浇水润湿后,浇筑垫层。
[0016]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E、布设排水管路形成泄水水路管网及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法:将所有泄水井的排水支管用排水总管联通,按就近原则通向各集水坑、并留出接头,每一串排水管路至少2个出口连接到集水坑,形成泄水水路管网系统;排水总管在地下室底板内设置;当采用筏板基础时,排水总管从筏板基础中间穿
过,以不影响基础受力为前提进行水路管网的布置;基础钢筋可与排水总管布置同时施工,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伸入集水坑的排水总管出口接头须封堵严实;所述步骤F、集水坑的出水管安装:从集水坑预留排水总管出口接口位置,接T型接头,向上接管道至基坑控制水位标高,并于高出集水坑1000mm处设置检修阀,而后向下转接并在与检修阀持平位置处设置水嘴,向下接管道至距集水坑底500mm处设置排泥阀,从而构成出水管;所述检修阀设置为常开状态,所述水嘴设置为常开状态,所述排泥阀设置为常闭状态;所有出水管的管道均靠墙设置。
[0017]其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G、水位监测系统试水验收包括管道试水及集水坑排水测试和报警及排水装置安装和测试;所述管道试水及集水坑排水测试:地下室施工完成后,进行试水;首先打开排泥阀,排泥阀出水畅通且水流变得清澈,即表示泄水井至集水坑通畅有效,并过滤基底泥砂;排泥阀清理干净后从排泥阀加压,水嘴能顺利排水即表示监测出水管道畅通;再关闭水嘴进行水密性检查;所述报警及排水装置安装和测试:所有集水坑内设置浮球阀潜水泵,所述浮球阀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建筑雨水回收池;临近物业管理用房择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包括地下室基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井、集水坑和泄水水路管网;所述泄水水路管网由多条排水管路组成;每条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有一条排水总管,每条所述排水总管至少设有两个排水总管出口;每个排水总管出口对应一个集水坑,所述排水总管出口与设置在集水坑里的出水管连通;每条所述排水总管上分别设有多个支管接口,每个支管接口对应一个泄水井,所述支管接口与设置在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连通;所述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埋设于泄水井内部;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中依次连接有水嘴、检修阀 、转接头和排泥阀;所述排水总管出口通过转接头与集水坑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泄水井挖设于所述地下室基坑的底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由两段不同管径的钢管相接组成,小管径的钢管顶部通过支管接口与排水管路连通,大管径的钢管侧壁开设有若干圈的透水孔,并用土工布将大管径的钢管下端包裹起来垂直放置于泄水井中部;所述泄水井的底部铺设有中砂层,其内部采用沿着排水支管周边回填铺设有反滤层,泄水井上部浇筑有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管体、第二段管体和第三段管体,所述第一段管体作为泄压管道垂直于所述第二段管体,所述第三段管体垂直于所述第二段管体;所述水嘴设置在第一段管体上,所述检修阀 、转接头和排泥阀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第三段管体上,所述水嘴与检修阀处于同一水平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集水坑设置浮球阀潜水泵,所述浮球阀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建筑雨水回收池。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的出水管上的水嘴处设置水位报警感应装置。6.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A、施工准备

B、地下室基坑底部泄水井开挖

C、泄水井内的排水支管的安装

D、泄水井内部反滤层回填

E、布设排水管路形成泄水水路管网及地下室底板施工

F、集水坑的出水管安装

G、水位监测系统试水验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的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地下室基坑底部泄水井开挖包括土方开挖施工、垫层施工和泄水井底部中砂层施工;所述的土方开挖施工的操作要点: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部并通过基槽验收后,根据降排水及水位监测系统布置分布图,测放出泄水井开挖位置的线,复验合格后安排工人开挖泄水井,泄水井尺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珽韦福生邹紫霆林雄黄柳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