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河道及湖泊淤泥制备种植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河道及湖泊淤泥制备种植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体黑臭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水体内源污染,即水体底泥(淤泥)污染。一般受到污染的河道及湖泊淤泥其表面发黑发臭,内部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重金属、治病微生物含量远高于黑臭水体水中的同类污染物,且淤泥内的污染物具备转移至水体中的危害,淤泥不处理,水体中的污染问题始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城市水环境问题,以“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包括截污纳管、黑臭水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诸多措施,最终改善城市水质量和水环境。
[0003]一般而言,受到污染的河道及湖泊,其水体淤泥厚度可达到1m左右,部分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及湖泊的淤泥厚度甚至超过2m,这导致需要处理的淤泥重量巨大。国内河道及湖泊淤泥处置大多以清淤、脱水固化、填埋的流程来处理,但大量淤泥填埋占据空间土地,同时淤泥未经无害化处理仍具有较大污染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河道及湖泊淤泥制备种植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工序,第一、制备淤泥饼:先通过射流泵将河道及湖泊淤泥与PAM药剂、FeCl3药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输送至絮凝沉淀池,再将絮凝沉淀后的淤泥输送至压滤机进行脱水,使淤泥含水率降低至60%~65%,再将脱水后的淤泥输送至挤压机制成淤泥饼,再将淤泥饼输送至消杀室消毒;第二、淤泥发酵:先将由膨松剂、添加剂、食用菌渣和普通种植土组成的发酵剂与淤泥饼在搅拌机内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淤泥输送至成球机制备成球粒,再将球粒送入发酵室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发酵结束后淤泥含水率降低至45%~55%、孔隙率增大至20%~25%、有机质含量降低50%~60%、臭味消除;第三、制备种植土:先将发酵产物自然干化一定时间,再进行粉碎,得到含水率不高于35%的种植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河道及湖泊淤泥制备种植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一中,PAM药剂由PAM粉末与水按照质量比99.53:0.47配制而成,FeCl3药剂由FeCl3粉末与水按照质量比97.5:2.5配制而成,淤泥、PAM药剂和FeCl3药剂的流量比为43:1.0:0.9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河道及湖泊淤泥制备种植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鹏,付雄,赵芳,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