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80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线端子,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多种电器产品上,其包括壳体,按钮,压簧,夹簧,壳体是壳形骨架,按钮、压簧、夹簧都安装在壳体上及壳体内,压簧下端固定在壳体上,压簧上端顶住夹簧的平板部,形成一接线夹,在对应接线夹壳体上开有线槽口,在夹簧上有夹板部,在对应夹板部壳体上开有扁形孔槽,按钮安装在壳体上的孔内,按钮下端与压簧的部分上端相接触。在按钮向下移动时,压簧上端随之下移,使压簧与夹簧脱离。(*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作为独立零部件用于电器产品如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是电器产品中连接引入引出导线的常用电器产品,但是,有的体积较大,不适合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小型电器产品中,有的采用螺纹螺丝对引入引出线进行压紧,工序繁杂,浪费工时,连接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电器产品上并可作为独立零部件的接线端子,引入引出线插接方便,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接线端子,作为零配件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多种电器产品上,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壳体,按钮,压簧,夹簧,该壳体是壳形骨架结构,按钮、压簧、夹簧都安装在壳体上及壳体内,压簧的下端固定在壳体上,压簧的上端顶住夹簧的平板部,形成一个接线夹,在对应所述接线夹的壳体上开有线槽口,在夹簧上有夹板部,在对应夹板部的壳体上开有扁形孔槽,以及按钮安装在壳体上的孔内,按钮的下端与压簧的部分上端相接触。在按钮向下移动时,压簧的上端跟随下移,使压簧与夹簧脱离,从扁形孔槽及线槽口可引入引出接线,利用插杆的插头可从扁形孔槽中插入接触夹簧,从线槽口引入导线可接触夹簧,按下按钮可将接线夹松开,使接线导线从线槽口退出。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导线的接入接出操作简单,可减小体积,从线槽口连接的接线可用活动的机壳盖住,使采用接线端子的产品更加安全,更加美观,它可以实现一条进线一条出线的连接,或两条进线两条出线的连接,其接线端子的结构可以扩展,即还可实现数条进线和出线的连接。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外观说明图2为图1所示的本技术接线端子外观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压簧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压簧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夹簧主视图,是一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夹簧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应用在定时器上的实施例说明图。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外观图,图中示出了接线端子的外部结构,包括有壳体1和按钮2,其中,壳体1是壳形骨架结构,按钮2安装在壳体1上预定的孔内,壳体1大致是立方体形状,顶面的一半设有两个扁形孔槽1-1和1-2,用来插入扁插杆的电线插头,顶面的另一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的按钮孔,孔中安置着按钮2,在壳体1紧靠按钮孔的侧面,开有两个线槽口1-3和1-4,要连接的导线从该线槽口引入。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可以引入两根导线和引出两根导线,可从侧面的线槽口1-3和1-4引入,从顶面的扁形孔槽1-1和1-2引出,也可以是相反作法,从扁形孔槽引入,从线槽口引出。参阅图2,其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示出了壳体1顶面上扁形孔槽1-1和1-2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按钮2的位置,在扁形孔槽1-1和1-2中可以看到接线端子的另一部件即夹簧4的弧形侧凸球4-5,夹簧4利用此凸起的弧形侧凸球夹住夹紧插入的插杆。图中还示出了A-A和B-B的剖切位置,利用剖视图说明接线端子的内部构造。参阅图3,其是图2中示出的图1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中从壳体1和按钮2以及扁形孔槽1-2的方向向下剖开,从右向左的视图。图中清楚地示出了压簧3,夹簧4的侧面形状及壳体1中的位置,压簧3是大致呈锐角的板簧结构,其上端顶住夹簧4的平板部,夹簧4的侧面呈台阶形状,台阶形状的顶端4-1部分上翘,在本图中,是在左上位置,卡入壳体1的预定卡位中,台阶形状的夹簧4的底台阶部分在图中是右下位置,上面对着扁形孔槽1-2,夹簧4在扁形孔槽中和线槽口1-4中,将两方插入的导线连接起来,起电连接作用。压簧3的斜立板片起压紧插入的导线作用。按钮2在按钮孔中,其作用是向下压压簧3,释放由夹簧4平板部和压簧3斜立板所压紧的导线,这一点在图4中清楚示出。本图中清楚地示出了,压簧3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上,扁形孔槽和线槽口呈90度,即两孔引出引入的导线成90度方向也可以说成直角方向。参阅图4,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其是从壳体1的顶面按钮2向下剖切,从后向前的方向观看所看到的视图,图中示出压簧2的中间部分是宽片3-1,其上端与夹簧4相接触,压簧3的上端两侧加宽,加宽出两个耳部3-2,在装配时,即本图中示出的状况,此两个加宽的耳部3-2与按钮2的两个分开的下脚相接触,耳部3-2正好顶在按钮2的两下脚之下,夹簧4在该处位于按钮2的两个分开的下脚中间,所以,下压按钮2时,夹簧4位置无任何变化,压簧3的斜立板部随按钮下移,于是就释放了由压簧3和夹簧4共同压紧的导线。参阅图5和图6,此两图示出了压簧3的主要结构特征,图5所示的压簧3在图3中已经示出,其下端的平板和斜立的斜板间采用了半圆结构进行过渡,基本上仍是呈锐角的板簧结构,顶部有向右下方的窄边,这样可较方便地压住导线和拉出导线,图6中示出了压簧3的宽片板簧3的宽片板簧结构,中间是宽片3-1,上端两侧加宽出两个耳部3-2,耳部设置成当被按钮下压时插入或释放所夹住的导线。参阅图7和图8,此两图专门示出了夹簧4的主要结构特征,图7是图8的剖视图,图7所示的夹簧4在图3中已经示出,其侧面呈台阶形状,位于台阶形状的顶端4-1上翘,中间是平板部4-2,位于台阶形状的底台阶部分,由图8示出,中间开槽的两夹条4-4,该两夹条4-4内侧相对位置设有凸起的侧凸球4-5,两夹条和侧凸球的设置,是为了夹住夹紧所插入的插头的扁片形插杆。此外,图8中还示出了,夹簧4的平板部4-2上还开有通孔4-3,当插入导线端部是小的直角拐弯或小的焊锡并可插入落入此通孔4-3时,此通孔4-3可起到防止所夹持的导线脱落,使导线不容易发生意外脱落。参阅图9,其是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应用在定时器上的例子说明图,图中的定时器上用了两只接线端子,按钮部分等都被盖子盖住了,只留下了扁形孔槽1-1和1-2留在外面,使得定时器非常安全。这里的接线端子外围尺寸大约是17毫米,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可根据需要制作出各种尺寸,以此成为系列尺寸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端子,作为零配件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多种电器产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壳体(1),按钮(2),压簧(3),夹簧(4),其中,所述壳体(1)是壳形骨架结构,所述按钮(2)、压簧(3)、夹簧(4)都安装在壳体(1)上及壳体(1)内,所述压簧(3)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压簧(3)的上端顶住夹簧(4)的平板部,形成一个接线夹,在对应所述接线夹的壳体(1)上开有线槽口,在所述夹簧(4)上有夹板部,在对应所述夹板部的壳体上开有扁形孔槽,以及所述按钮(2)安装在壳体(1)上的孔内,所述按钮(2)的下端与所述压簧(3)的部分上端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是立方体,其顶面设有两个扁形孔槽(1-1)和(1-2),和两个按钮孔,在所述壳体(1)紧靠按钮孔的侧面,开有两个线槽口(1-3)和(1-4),所述扁形孔槽和所述线槽口呈9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3)呈锐角的板簧结构,所述压簧(3)的上端两侧加宽,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作为零配件用于计时器及温度控制器等多种电器产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壳体(1),按钮(2),压簧(3),夹簧(4),其中,所述壳体(1)是壳形骨架结构,所述按钮(2)、压簧(3)、夹簧(4)都安装在壳体(1)上及壳体(1)内,所述压簧(3)的下端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压簧(3)的上端顶住夹簧(4)的平板部,形成一个接线夹,在对应所述接线夹的壳体(1)上开有线槽口,在所述夹簧(4)上有夹板部,在对应所述夹板部的壳体上开有扁形孔槽,以及所述按钮(2)安装在壳体(1)上的孔内,所述按钮(2)的下端与所述压簧(3)的部分上端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协生
申请(专利权)人:麦奥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