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能源短缺问题日渐严重,依靠现有的能源结构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且可储存的能源形式,是代替传统能源结构的极佳选择,所以确定生物质能的供给与人口需求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为解决未来的传统能源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所述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最佳选址,依据运输成本经济性原则,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供能范围;
[0007]步骤2:基于步骤1的供能范围,确定其与城市的相交区域,并依据区域内的人口总量及地理分布状态,分别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最佳选址,依据运输成本经济性原则,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供能范围;步骤2:基于步骤1的供能范围,确定其与城市的相交区域,并依据区域内的人口总量及地理分布状态,分别计算人口密度;步骤3:基于步骤2的相交区域及人口总量,确定区域内热能及电能总需求量;步骤4:基于步骤3的热能及电能总需求量,计算相交区域内不同人口密度下的生物质能适宜性;步骤5:基于步骤1
‑
步骤4,将不同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及其对应的生物质能适宜性建立关系,得出能够满足生物质能完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的人口密度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供能范围具体为,步骤1.1: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矢量地图、远红外遥感图纸和无人机航拍照片,基于所选地区路网结构及运输成本,结合用地性质图,避开水域、林地、耕地及城市区域,来确定生物质热电厂的选址地;步骤1.2:以确定的步骤1.1的选址地点为圆心,90km为半径画圆,圆内区域即为拟划分的此选址地的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计算人口密度分包括两种计算情况,分别是第一种计算情况:基于城市图底关系的新型人口密度计算方法;第二种计算情况:利用传统人口密度计算方法;第一种情况又分为以下情况,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大型或中型城市,且大型或中型城市的市区包含或不包含在范围内;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小型城市,且小型城市全部包含或部分包含或不包含在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大型或中型城市,且大型或中型城市的市区包含在范围内具体为,步骤2.A1: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1),乡村人口密度计算模型为:其中,参数i为乡村城镇行政单元数;参数m1、m2、m3、m4行政区域内河流、林区、沙滩、荒地的个数;参数j为行政区域内河流、林区、沙滩、荒地用地编号;ρ
i
为行政区域内人口密度;H
i
为行政区域内人口总数;S
i
为行政区域总面积;R
j
、F
j
、B
j
、W
j
分别为河流、林区、沙滩、荒地对
应的面积;步骤2.A2: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及城镇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2);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2);步骤2.A3: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城镇及县市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3)。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3),县市及整个区域人口密度模型为:),县市及整个区域人口密度模型为:其中,参数f为县市行政单元数;参数n为县市区域内行政单元个数;参数g为县市区域内行政单元用地编号;C
g
′
为县市区域内建筑物平均层数;C
g
为每个行政单元相对应建筑物的平均层数;A
g
为每个行政单元面积;H
f
为县市区域内人口总数;ρ
f
为区域内县市人口密度;其中,ρ
c
为区域内人口密度;ρ
i
为区域内乡村及城镇人口密度;ρ
f
为区域内县市人口密度;所述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大型或中型城市,但大型或中型城市的市区不包含在范围内具体为,步骤2.B1: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4);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4);步骤2.B2:若范围内包含城镇,则进行以下计算,若不包含,此步可以忽略;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及城镇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5);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适宜发展生物质能的最佳人口密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小型城市,且小型城市全部包含在范围内具体为,步骤2.C1: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6);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6)步骤2.C2: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及城镇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7)。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7);步骤2.C3: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城镇及县市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8);依据公式(1)、(2)、(3)、(4)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8);所述假设生物质热电厂供能范围包含小型城市,且小型城市部分包含在范围内具体
为,步骤2.D1: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的区域,利用城市规划部门测绘地图得到该区域的面积;查阅统计年鉴,得到每年该区域人口数量(H9);依据公式(1)计算该区域的人口密度(ρ9);步骤2.D2:依据行政范围划分出相交范围内乡村及城镇的区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