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胜雄专利>正文

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21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为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提高实用性及便利性的线路连接器,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含壳体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上方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且在插孔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并使导电夹的夹部对应于上壳体上的插孔,导电夹分别与在上、下壳体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电连接,而导电夹可夹合插入插孔的电器插头;分别具有可调整的接电端子的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分别装设于下壳体的底面两侧,且在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中央装设有共用的接地端子,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利用接地端子为中心而向内旋转的方式进行收藏或是打开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路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
技术介绍
一般家用电器皆有与各自相配合的电压及电流。为因应配合世界各国不同的电压与电流变化,故各自使用的电源插头及电源插座的作为区别。但其中不乏具有相近电压与电流的电源插座。因此,为了使该项家用电器于旅行时,可使用于不同的国家,市面上出现了电源转换器。如图1所示,已有的电源转换器a利用在壳体a1上同时设有电源插头a2及电源插座a3,有较为简单的一对一形式或一对两或一对多的各种型式。其使用时,是将电器b的电源插头b1由电源转换器a上的电源插座a3插入后,接着,调整电源转换器a上的电源插头a2,使其符合该国所使用的电源插座而得以插入电器插头b1。惟电源转换器a采用插座端a4与插头端a5间装设连接装置a6,使用组合式的方式,将电源转换器a的不同的插座端a4与插头端a5以连接装置a6加以结合,不用变换电器的插头即可使用的目的,但其多存在电源转换器的体积变大而造成携带不便的问题,或是在使用上不易调整等问题,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提高实用性及便利性的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本技术含壳体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上方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且在插孔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并使导电夹的夹部对应于上壳体上的插孔,导电夹分别与在上、下壳体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电连接,而导电夹可夹合插入插孔的电器插头;分别具有可调整的接电端子的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分别装设于下壳体的底面两侧,且在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中央装设有共用的接地端子,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利用接地端子为中心而向内旋转的方式进行收藏或是打开使用。其中由于本技术含壳体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上方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且在插孔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并使导电夹的夹部对应于上壳体上的插孔,导电夹分别与在上、下壳体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电连接,而导电夹可夹合插入插孔的电器插头;分别具有可调整的接电端子的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分别装设于下壳体的底面两侧,且在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中央装设有共用的接地端子,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利用接地端子为中心而向内旋转的方式进行收藏或是打开使用。使用时,直接将电器插头插设于本技术的插孔内,并对应配合该国电源插座的型式调整下壳体的活动式转换插头的位置,其不但可将两组活动转换插头所需的收藏空间缩到最小,且采用了活动转换插头朝中央共用的接地端子同向的旋转收藏方式,并使插座端与插头端共同结合于同一壳体内,因此,可将整体电源转换器的体积缩小到最小,从而达到体积小不占空间而有利携带的目的。而在使用时,以旋转方式将所需的活动式转换插头取出使用,再将其中央部共用的接地端子利用与活动式转换插头相同的使用方式选择取出或不取出使用,在操作上也相当简单,且扁开接电端子与圆柱接电端子也都分别具有调整结构,因此,可使用于多种型式的插座上;不仅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操作方便、提高实用性及便利性,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电源转换器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三。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三。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四。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五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1包含壳体10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20。壳体10是制成方盒状,其由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组成。上壳体11上方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11a,且在插孔11a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11b,并使导电夹11b的夹部对应于上壳体11上的插孔11a,导电夹11b分别与在上、下壳体11、12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15电连接,而导电夹11b可夹合插入插孔11a的电器插头。下壳体12的底面两侧分别装设有活动式转换插头20,且在两组活动式转换插头20中央装设有共用的呈L型的接地端子12a,接地端子12a在转角处向外延伸设有枢接转动的圆柱12b,装设于接地端子12a两侧的活动式转换插头20利用接地端子12a为中心而向内旋转的方式进行收藏或是打开使用。接地端子12a可套设接地护套12c。一侧活动式转换插头20包含旋转座22及两个可转动装设于旋转座22上的扁形接电端子21。旋转座22两侧向外突设对应并枢设于下壳体12上定位孔12d内的圆柱22a,在圆柱22a上设有定位点22a1。扁形接电端子21装设于旋转座22后,由底部延伸的导电接点21a与装设于上、下壳体11、12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15电连接。另一侧活动式转换插头20’包含可夹式旋转座24及两个圆柱接电端子23。可夹式旋转座24上夹设分别装设圆柱接电端子23的两个独立旋转座24a及设置于两个独立旋转座24a中央的弹簧24b。独立旋转座24a与装设弹簧24b侧相背的另一侧向外突设对应并枢设于下壳体12上定位孔12d内的定位柱24c,定位柱24c装设于下壳体12对应的定位孔12d后,并穿出于下壳体12外侧,接着将圆柱接电端子23装设于独立旋转座24a后,由底部延伸的导电接点23a与装设于上、下壳体11、12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15电连接。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使用时,直接将电器的插头2插设于本技术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1上方的插孔11a内,并对应配合该国电源插座3的型式调整下壳体12的活动式转换插头20的位置。实施例二如图12、图13所示,本技术包含壳体10、旋转壳体13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20。一侧活动式转换插头20包含旋转座及两个可转动装设于旋转座上且底部设有导电接点21a的扁形接电端子21。另一侧活动式转换插头20’包含可夹式旋转座及底部设有导电接点23a的两个圆柱接电端子23。壳体10由上壳体及下壳体12组成。下壳体12一端两侧缘向下延伸设有枢接板12e,在枢接板12e的中心处设有用来枢装旋转壳体13的圆槽12e1,在两枢接板12e与旋转壳体13间装设导电金属板14。导电金属板14具有位于上方的两个导电部14a及由导电部14a一侧向外向下延伸的枢接座部14b,并于枢接座部14b中心设有圆孔14b1。两个导电部14a分别与一侧活动式转换插头20的扁形接电端子21及另一侧活动式转换式插头20’的圆柱接电端子23后端的导电接点21a、23a电连接。旋转壳体13由底壳13a及及背壳13b组成。背壳13b上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13b1,插孔13b1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11b,并使导电夹11b的侧面突设对应并枢接于导电金属板14枢接座部14b圆孔14b1内的枢接柱11b2。底壳13a两侧设有对应并置入下壳体12枢接板12e中心的圆槽12e1内。使用时,其不但使本技术整体的体积再缩小,且使用方式相同,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旅行用电源转换器,它包含壳体及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上方具有数个不同型式的插孔,且在插孔内装设有相对应的导电夹,并使导电夹的夹部对应于上壳体上的插孔,导电夹分别与在上、下壳体间的曲形导电金属板电连接,而导电夹可夹合插入插孔的电器插头;分别具有可调整的接电端子的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分别装设于下壳体的底面两侧,且在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中央装设有共用的接地端子,数组活动式转换插头利用接地端子为中心而向内旋转的方式进行收藏或是打开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郑胜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