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7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它包括一第一外盖和一第二外盖,其中所述第二外盖上至少一表面上,形成至少一沿纵向延伸且朝向内部弯折、与绝缘壳体构件配合、限制外盖垂直纵长方向相对绝缘壳体移动的平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其为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通用串列总线连接器屏蔽装置。通用串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在电脑领域中是一种较新类型的连接器,其被设计成用于使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用连接器(例如安装在电脑机壳背面的D型连接器或MINI-DIN)标准化,而成为一种标准的规格。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美国第4,516,822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输入/输出用连接器,此类型的连接器为一种老式连接器,不仅缆线与连接器端子间电接触效果不好,且该连接器以一种塑料件固定住缆线,固定效果很不理想,再有,该连接器缺乏一种可用来屏蔽住连接器并提供连接器接地功能的金属外盖。为了消除连接器的上述缺点,因此设计出如图2与图3所示的具有金属外盖的连接器,其中,图2的技术可参见美国第5,073,130号专利,图3的技术在美国第5,267,882号专利中有叙述。此两种类型连接器虽具有金属外盖可实现屏蔽与接地的功能,以及消除上述连接器的一些缺点,但是,这两类型连接器的结构复杂,不仅制造与组装相当困难,而且缆线与连接器端子电连接不方便,再有,其固定住缆线的方式也不完善。另外,台湾专利申请第83310726、81300211、81217896号与美国第5,013,262、5,017,156、5,221,212号专利中均叙述过类似结构的装置,但这些专利中所描述的连接器都存在着类似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其可有效地限制屏蔽装置相对绝缘壳体的位移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它包括一第一外盖和一第二外盖,其中所述外盖上至少一表面上,形成至少一沿纵向延伸且朝向内部弯折、与绝缘壳体构件配合、限制外盖垂直纵长方向相对绝缘壳体移动的平板。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屏蔽装置可屏蔽绝缘壳体与连接端子,能有效地夹持住缆线,并制造容易,组装便利,实用性好。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连接器示意图;图2为现有连接器示意图;图3为现有连接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5A为图4中绝缘壳体的立体图;图5B为图4中绝缘壳体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C为图4中绝缘壳体另一角度立体图;图6A为图4中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图6B为图4中电连接器端子与料带的立体图;图6C为图4中电连接器端子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6D为图4中电连接器端子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7A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第一外盖未固定缆线时的立体图;图7B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第一外盖固定住缆线时的立体图;图8A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第二外盖的立体图;图8B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第二外盖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9A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组装第一阶段的立体图;图9B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组装第二阶段的立体图;图9C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组装第三阶段的立体图;图9D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组装完成后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组装完成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请参阅图4,其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屏蔽装置与绝缘壳体及连接器端子立体分解图。其中该电连接器1包括一略呈长形的绝缘壳体10,一对作为信号端子使用的第一端子30,一对作为电源端子使用、在长度上较短(后详述)的第二端子40,一中间部分有圆形开孔的第一外盖50,以及一略呈长形的第二外盖70。该对第一端子30(或是第二端子40)以对称排列方式装设在绝缘壳体10的两相对侧面上,该缆线2沿箭头A的方向置入。请参阅图5A、图5B及图5C,其为图4中绝缘壳体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其中该绝缘壳体10的两相对侧面11、12在纵长方向上一端由一中央壁13所分隔而形成彼此对称的结构;该侧面11(12)上有一沿纵长方向自绝缘壳体10的前表面29向内延伸一段距离的第一空间14,以及一紧邻该第一空间14沿纵长方向自前表面29向内延伸一较长距离的第二空间15,该第一空间14与第二空间15通过一沿纵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的凸块16做部分分隔,从而形成纵长方向上一前一后的开放空间,不但将该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组装在绝缘壳体10上,还可使第一端子30(或第二端子40)与缆线2的同轴线3(未示出)电连接更方便(后详述),且该第一空间14还向内形成一延伸贯穿至绝缘壳体10后表面23的第一端子通道17,该第二空间15则向内形成一延伸贯穿至后表面23的第二端子通道18。再有,在紧邻该中央壁13处,该第一空间14与第二空间15的两侧,分别还向外形成一导槽19,该导槽19不仅可导引该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的置入,还限制该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在垂直于纵长方向上的移动,该限制作用是以一适当的尺寸以配合方式来实现。另外,在该侧面11纵长方向上靠近后表面23的另一端,在中央部分上有一沿纵长方向自绝缘壳体10后表面23向内延伸一段距离的卡槽20,该侧面11在其侧缘上分别形成一与侧面11成一固定倾斜角度的斜角部21,此两斜角部21为彼此对称的结构,且两者在纵长方向上向内延伸,并终止于一挡止面22;此种卡槽20、斜角部21与挡止面22的结构,可与第二外盖70的结构相配合,其配合方式后面还将叙述。由此可知,该两侧面11、12在纵长方向的一端为彼此对称的结构,在纵长方向上靠近后表面23的另一端,为非对称的结构。该第一空间14与第一端子通道17,用以容纳作为信号端子使用的第一端子30,该第二空间15与第二端子通道18,可用来容纳作为电源端子的第二端子40。该绝缘壳体10在后表面23的中央部分上,形成一向内凹入的容室24,用以容纳对接的互补连接器(未示出),且该容室24在后表面23上的周缘上设计成具有向内斜入的倾斜部26的结构,以方便互补连接器的插入。另外,该容室24在对称于中央壁13的两相对侧面上,有一位于中央的分隔壁25,以及位于分隔壁25两侧的第一延伸块27与第二延伸块28,其中该分隔壁25自绝缘壳体10后表面23向内延伸,其延伸长度与容室24的凹入深度相同,以便完全分隔该位于第一端子通道17内的第一端子30与该位于第二端子通道18内的第二端子40,以避免在插拔互补连接器时的略微震动使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相互接触导致短路;该第一延伸块27自后表面23向内延伸一段距离,以抵住该位于第一端子通道17内的第一端子30,而该第二延伸块28则自后表面23向内延伸一比第一延伸块27的延伸距离短的距离,以抵住该位于第二端子通道18内的第二端子40,由于该第二延伸块28向内延伸的距离比第一延伸块27短,因此当互补的连接器插入时,互补连接器上的端子将先接触到该作为电源端子使用的第二端子40,然后再接触到作为信号端子使用的第一端子30,从而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请参阅图6A,其为图4中电连接器的端子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第一端子30或第二端子40包括一基部31,以及一自基部31一端向外经过两度弯折延伸与基部31平行的延伸尾部32,该基部31在连结延伸尾部32的区域上有一截面积渐小的渐窄部33,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外盖和一第二外盖,其中所述第二外盖上至少一表面上,形成至少一沿纵向延伸且朝向内部弯折、与绝缘壳体构件配合、限制外盖垂直纵长方向相对绝缘壳体移动的平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