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箱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62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箱铰链,包括有相互铰接在一起并可相对开合的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以及还包括有活动块,活动块组装在第二铰链座上并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座的方向运动,第一铰链座固定连接第一载体,活动块固定连接第二载体,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配套协作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相互铰接获得相对开合的功能,并利用活动块的相对活动关系,获得预留的空间进行泄压或增压,满足真空箱的正压和负压之间的转换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转动与移动的分离工作,避免转动干涉或卡顿的情况,解决了传统铰链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使用寿命长,具有更佳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箱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铰链
,尤其是涉及如真空箱使用的、能够满足箱体和箱门之间开合及实现泄压或增压的铰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行业的发展,工业箱体的种类,不同的性能及功能发生很大的改变,最明显的一点是对箱体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有的要求有密封功能,有的箱体内存在高温、高压等要求;有的工业箱体在不同情况下箱内存在正压或负压两种情况。
[0003]由于传统的铰链,起中间连接作用的轴都是没有滑动距离的,开启和关闭时没有预留的空间进行泄压或增压,导致现有工业箱体的铰链轴没有预留活动距离,无法实现正压和负压之间的转换;容易因为箱体内和箱体外气压不同而损坏铰链轴,导致工业箱体需要维修,甚至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存在安全隐患。随后出现如本申请人较早申请的第201320025930.3号中国专利的真空箱铰链,通过增加右通孔的孔径尺寸,工作时利用铰轴在右通孔中可沿着右通孔的孔径方向位移,实现左铰链块与右铰链块之间位置调整,即可达到正压和负压的转换。但该结构在应用时,铰轴即为转动支点,同时还要协调移动,容易出现干涉或卡顿情况,不能良好且稳定的调整,铰轴容易扭曲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箱铰链,解决了传统铰链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减少干涉或卡顿的情况。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6]一种真空箱铰链,包括有相互铰接在一起并可相对开合的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以及还包括有活动块,该活动块组装在第二铰链座上并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座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铰链座固定连接第一载体,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第二载体,该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配套协作工作。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第二铰链座上设有收容槽,该收容槽从第二铰链座底面内凹形成,该活动块嵌设在收容槽中并通过引导所述活动块运动的悬挂系统支撑。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悬挂系统具有导柱,该导柱的两端分别定位在收容槽的相对侧壁上,活动块通过预设的通孔套接在导柱上并沿导柱运动,且所述活动块之靠近第一铰链座的一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在初始位置上,该初始位置定义为活动块离第一铰链座最远的位置。
[000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弹性件是压缩弹簧,该弹性件套接在导柱上,弹性件的一端支顶收容槽的侧壁上,弹性件的另一端支顶活动块。
[00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活动块具有贴合第二载体的安装平面及垂直该安装平面的第一螺钉孔,所述的安装平面与活动块的运动方向平行,且安装平面从第二铰链座的底面向外凸出一定厚度;所述第二铰链座的顶面上设有避让孔,该避让孔被配置为提供所
述第一螺钉孔锁入螺钉需要的空间。
[0011]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导柱有三根,且三根导柱排列成一排,活动块上的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与三根导柱对应,且通孔通过内嵌的轴套与导柱接触连接。
[0012]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之间通过铰轴连接,第一铰链座上设有第一铰接手指及开设在第一铰接手指上的第一铰接孔,第二铰链座上设有第二铰接手指及开设在第二铰接手指上的第二铰接孔,第一铰接手指和第二铰接手指错位设置并使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同轴对接,铰轴则穿设于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且铰轴固定在第一铰接手指上;第二铰链座通过第二铰接孔的维系来围绕铰轴转动,达成第二铰链座与第一铰链座铰接并能相对开合运动。
[0013]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铰链座的底面设有限位凹部,该限位凹部对应收容槽的位置设置,限位凹部用于配合活动块的移动限位。
[0014]本技术通过增加活动块,并将活动块组装在第二铰链座上,且使活动块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座的方向运动,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铰链座固定连接第一载体,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第二载体,该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配套协作工作。由此利用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相互铰接获得相对开合的功能,并利用活动块的相对活动关系,获得预留的空间进行泄压或增压,满足真空箱的正压和负压之间的转换使用。本技术达到转动与移动的分离工作,避免转动干涉或卡顿的情况,解决了传统铰链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使用寿命长,具有更佳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0015]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附图4为图3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组合示意图;
[0020]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参阅图1、2、3、4、5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真空箱铰链,包括有相互铰接在一起并可相对开合的第一铰链座1和第二铰链座2,以及还包括有活动块3,该活动块3组装在第二铰链座2上并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座1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铰链座1固定连接第一载体,所述活动块3固定连接第二载体,该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配套协作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体是真空箱体,第二载体是箱门,第二载体依靠第二铰链座2与第一铰链座1的铰接来实现相对第一载体的开合,实现开门和关门使用。同时第二载体与活动块3固定连接,还可以利用活动块3的运动来满足真空箱的正压和
负压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的铰链起中间连接作用的轴没有滑动距离所造成的铰链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达到转动与移动的分离工作,避免转动干涉或卡顿的情况,使用寿命长,具有更佳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0025]参阅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所述的第二铰链座2上设有收容槽21,该收容槽21从第二铰链座2底面内凹形成,该活动块3嵌设在收容槽21中并通过引导所述活动块3运动的悬挂系统支撑。所述悬挂系统具有导柱4,该导柱4的两端分别定位在收容槽21的相对侧壁上,活动块3通过预设的通孔31套接在导柱4上并沿导柱4运动,且所述活动块3之靠近第一铰链座1的一端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定位在初始位置上,该初始位置定义为活动块3离第一铰链座1最远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5是压缩弹簧,该弹性件5套接在导柱4上,弹性件5的一端支顶收容槽21的侧壁上,弹性件5的另一端支顶活动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箱铰链,包括有相互铰接在一起并可相对开合的第一铰链座(1)和第二铰链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活动块(3),该活动块(3)组装在第二铰链座(2)上并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座(1)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铰链座(1)固定连接第一载体,所述活动块(3)固定连接第二载体,该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配套协作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箱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铰链座(2)上设有收容槽(21),该收容槽(21)从第二铰链座(2)底面内凹形成,该活动块(3)嵌设在收容槽(21)中并通过引导所述活动块(3)运动的悬挂系统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箱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系统具有导柱(4),该导柱(4)的两端分别定位在收容槽(21)的相对侧壁上,活动块(3)通过预设的通孔(31)套接在导柱(4)上并沿导柱(4)运动,且所述活动块(3)之靠近第一铰链座(1)的一端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定位在初始位置上,该初始位置定义为活动块(3)离第一铰链座(1)最远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箱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5)是压缩弹簧,该弹性件(5)套接在导柱(4)上,弹性件(5)的一端支顶收容槽(21)的侧壁上,弹性件(5)的另一端支顶活动块(3)。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真空箱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块(3)具有贴合第二载体的安装平面(32)及垂直该安装平面(32)的第一螺钉孔(33),所述的安装平面(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必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坤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