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562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7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该热泵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暖风系统,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气液分离器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循环冷媒回路,热交换节流系统能够将热量转换为两相态冷媒;暖风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热交换器,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连接,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换热器双向连接并形成暖风回路;其中,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为同一个。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同一个,使得热泵系统的连接点减少,进而能够减少连接阀的数量,由此能够降低热泵系统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实现热泵系统的一体化。系统的一体化。系统的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内的热泵系统能够为车内空间输送热风和冷风,以使车内的温度能够根据需要调整。
[0003]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的连接点多使得连接阀多,从而导致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制作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暖风系统,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循环冷媒回路,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能够将热量转换为两相态冷媒,所述暖风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双向连接并形成暖风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同一个。
[0006]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包括:至少三组热交换组件,所述至少三组热交换组件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循环冷媒回路中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
[0007]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膨胀阀和换热器,所述膨胀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
[0008]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还可以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和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连接,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和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其中,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
[0009]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换热器连接有低温热源,且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换热器和所述低温热源双向连接并形成封闭回路。
[0010]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系统还包括:电子水泵、三通阀、分流器、水温传感器、第二热交换器、膨胀水箱和水加热器;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三通阀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一方向回路上,所述分流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二方向回路上,所述分流器、所述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电子水泵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三通阀之间连接有所述水加热器。
[0011]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制冷模式时,所述电磁阀开启,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一膨胀阀和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二膨胀阀均开启,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膨胀阀关闭,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断开,且所述三通阀和所述水加热器之间的管路断开。
[0012]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第一制热模式时,所述电磁阀关闭,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膨胀阀开启,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断开,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通,且所述三通阀连通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水加热器之间的管路;第二制热模式时,所述电磁阀开启,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一膨胀阀开启,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二膨胀阀关闭,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膨胀阀开启,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断开,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通,且所述三通阀连通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水加热器之间的管路。
[0013]在本申请一些变更实施例中,除湿模式时,所述电磁阀开启,所述三组热交换组件中的膨胀阀均开启,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通,且所述三通阀和所述水加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化霜模式时,所述电磁阀开启,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一膨胀阀开启,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二膨胀阀关闭,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膨胀阀关闭,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分流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且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通。
[0014]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中的所述的热泵系统。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其中,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冷媒系统和暖风系统,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循环冷媒回路,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能够将热量转换为两相态冷媒,所述暖风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双向连接并形成暖风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同一个。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同一个,即通过第一换热器能够实现冷媒系统和暖风系统的连接及热交换,使得热泵系统的连接点减少,进而能够减少连接阀的数量,由此能够降低热泵系统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实现热泵系统的一体化。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制冷模式)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第一制热模式)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第二制热模式)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除湿模式)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化霜模式)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化霜模式)的工作步骤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

热泵系统,111

压缩机,112

第一换热器,113

气液分离器,114

第二换热器,115

电子水泵,116

三通阀,117

第一风热交换器,118

分流器,119

水温传感器,120

第二风热交换器,121

膨胀水箱,122

电磁阀,123

第一组热交换组件,1231

第一膨胀阀,1232

第三换热器,1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系统,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循环冷媒回路,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能够将热量转换为两相态冷媒;暖风系统,所述暖风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双向连接并形成暖风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同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节流系统包括:至少三组热交换组件,所述至少三组热交换组件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循环冷媒回路中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膨胀阀和换热器,所述膨胀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和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连接,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和第二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其中,第三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换热器连接有低温热源,且第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三换热器和所述低温热源双向连接并形成封闭回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系统还包括:电子水泵、三通阀、分流器、水温传感器、第二热交换器、膨胀水箱和水加热器;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三通阀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一方向回路上,所述分流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二方向回路上,所述分流器、所述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电子水泵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三通阀之间连接有所述水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董军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