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2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管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属于制冷制热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每个四管制装置均至少包括冷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分流控制组件、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通过分别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切换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准确控制不同制冷量和制热量的稳定输出配比,有效的避免了单个四管制装置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控制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输出配比所产生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管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制热
,具体涉及四管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所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医院、酒店、餐厅、商场等不同的场所对于冷热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四管制机组多运行模式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场所全年各工况下的使用需求,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四管制风冷螺杆机组来代替传统的冷水机组+锅炉的方案。
[0003]为了完美匹配客户对于制冷量和制热量的不同需求比例,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四管制风冷螺杆冷水机组中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实现调节流量功能,从而控制冷水换热器和热水换热器的换热量,以满足客户对于不同的冷热比例的需求。
[0004]但采用上述调节方式,由于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过小时易引起低压保护等情况,因此其调节范围十分有限,例如当冷热需求量相差过大时,则很难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精确控制,同时也容易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管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可以实现不同制冷量和制热量的稳定输出配比,确保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一种四管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所述四管制装置,包括压缩机、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换热器、第一膨胀阀、冷水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
[0008]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热水换热器、第二膨胀阀、所述换热器、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
[0009]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所述热水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冷水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
[0010]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膨胀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0011]所述冷水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12]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0013]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
[0014]其中,
[0015]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
口端相连通;
[0016]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相连通;
[0017]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0018]可选地,所述分流控制组件为四通阀。
[0019]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0020]又一方面,一种四管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四管制系统,包括:
[0021]获取所述冷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获取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
[0022]得到所述冷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与预设的冷水出水温度值的第一差值,得到预设的热水出水温度值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的第二差值;
[0023]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温差值相比的结果,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
[0024]可选地,所述对应模式分别为:
[0025]制冷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连通,开启所述第一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二膨胀阀;
[0026]制热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连通,关闭所述第一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二膨胀阀;
[0027]冷热联供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连通,开启所述第一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二膨胀阀。
[002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温差值相比的结果,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为:
[0029]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值;
[0030]若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至少有一个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或同时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时;
[0031]则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
[0032]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至少有一个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或同时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时,则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为:
[0033]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预设温差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均执行制冷模式;
[0034]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预设温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均执行制热模式;
[0035]当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均小于预设温差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均不启动。
[003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温差值相比的结果,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为:
[0037]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值;
[0038]若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同时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时;
[0039]则根据冷热负荷比值与预设模式切换范围值的关系,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
[0040]可选地,所述根据冷热负荷比值与预设模式切换范围值的关系,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为:
[0041]当冷热负荷比值大于1+模式切换范围浮动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中的一个执行冷热联供模式,另外一个执行制冷模式;
[0042]当冷热负荷比值小于或等于1+模式切换范围浮动值且大于或等于1

模式切换范围浮动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均执行冷热联供模式;
[0043]当冷热负荷比值小于1

模式切换范围浮动值时,控制两个所述四管制装置中的一个执行冷热联供模式,另外一个执行制热模式。
[0044]可选地,所述冷热负荷比值为冷水负荷与热水负荷的比值;
[0045]所述冷水负荷的计算公式为:Q1=c
×
m1
×△
T1,其中,
[0046]c为水的比热容,
[0047]m1为冷水换热器中的水流量,
[0048]△
T1为第一差值,
[0049]所述冷水负荷的计算公式为:Q2=c
×
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所述四管制装置,包括压缩机、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换热器、第一膨胀阀、冷水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热水换热器、第二膨胀阀、所述换热器、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沿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所述热水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冷水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并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并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膨胀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冷水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组件为四通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5.一种四管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四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冷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获取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得到所述冷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与预设的冷水出水温度值的第一差值,得到预设的热水出水温度值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温差值相比的结果,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管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模式分别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连通,开启所述第一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二膨胀阀;制热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四端口连通,关闭所述第一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二膨胀阀;冷热联供模式,控制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分流控制组件的第三端口连通,开启所述第一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二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管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温差值相比的结果,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为: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值;若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至少有一个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或同时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值时;则控制至少两个四管制装置分别切换至对应模式进行调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管制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意周进钟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