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61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设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前表面向后延伸设有一收容空间;若干导电端子组设在绝缘本体上,包括与绝缘本体配合以定位该导电端子的连接部、自连接部一端延伸于上述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相对另一端延伸至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自绝缘本体前表面组设于绝缘本体中,并且接触部与连接部呈钝角倾斜设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中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1980年7月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4,210,376号、1987年10月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4,698,025号及2000年9月12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16,963号,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揭示的连接器中导电端子均为自连接器后部组装在绝缘本体上,亦即导电端子均包括定位部、设于定位部一端的焊接部、设置于定位部相对另一端的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末端并向定位部弯折的接触部。同时,为导电端子可靠地与对接插头弹性接触,接触部至绝缘本体顶壁之间必须设置一空间,因此接触部相对连接部必须以一锐角弯折设置。但是,此种设计的缺陷在于导电端子需经二次弯折,因此对端子材料的延展性及模具的结构及精度要求较高而不利降低材料及模具成本。再者,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导电端子与对接插头可靠接触,导电端子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必须设置一倾角,如欲降低连接器高度,则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倾角须相应减小,此可能导致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机械强度降低而易于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及易于降低产品轮廓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