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53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态肥浓缩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所述浓缩集成装置包括:转鼓格栅分离装置、沉浸式超滤装置和DTRO过滤处理装置;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包括:积液外壳、转鼓格栅组件及离心电机;所述浓缩集成装置利用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的离心作用将沼液与大颗粒杂质分离开来,再利用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对沼液进行深度除杂,除去粒径更小的杂质,又满足了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对进液精度要求,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对沼液进一步进行更高精度的过滤,使得沼液浓缩成液态废料的操作过程,更加高效,且所述浓缩集成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述浓缩集成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述浓缩集成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态肥浓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沼液处理主要有三种模式:1.采用生物处理结合深度处理的达标处理法;2.采用稳定塘结合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法;3.沼液还田法。
[0003]其中还田法是提高沼液循环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但却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沼液量大,农场消纳能力不足,造成运输成本高;其次,沼液中各项营养元素浓度低;此外,沼液中悬浮物含量高,容易造成滴灌系统堵塞。因此对其进行除杂浓缩是沼液浓缩成液态肥应用于还田法的必要手段之一。
[0004]对将沼液浓缩成液态肥的技术主要是膜浓缩技术,膜浓缩过程不会改变沼液理化性质,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沼液的体积,同时还能产生回用水,减少水体污染。但是膜浓缩技术由于滤膜材料种类的不同按照过滤分离精度级别分为微滤膜技术、超滤膜技术、纳米滤膜技术和反透膜技术;所述微滤膜技术和超滤膜技术由于分离精度较低,只采用微滤膜技术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沼液得到滤过液无法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而才用纳米滤膜技术或反渗透膜技术对沼液进行过来时,会对前端沼液的预处理要求较高,现有的沼液的前端预处理方式难以达到纳米滤膜技术或反渗透膜技术的进水要求;故现有技术对沼液的浓缩处理效果并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沼液的浓缩处理效果并不太理想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包括:转鼓格栅分离装置、沉浸式超滤装置和DTRO过滤处理装置;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包括:积液外壳和转动设置于积液外壳内的转鼓格栅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鼓格栅在所述积液外壳内转动的离心电机,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沼液中固态大颗粒杂质;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包括:浸没槽和设置于浸没槽内的膜组件;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用于对沼液进行二级过滤操作;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包括: DTRO过滤单元;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设有原液进液口、浓缩液出口和过析液出口;用于对沼液进行三级过滤操作;所述积液外壳的排液口与所述浸没槽进液口通过第一加液管连通,所述膜组件的出液口与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加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加液管串联设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二加液管串联设有第二液泵。
[0008]优选地,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还包括转动轴;所述积液外壳内设有圆柱状的转动腔;所述转鼓格栅组件呈圆柱状,所述转鼓格栅组件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转鼓格栅组件的外壁为格栅状结构;所述转动轴水平穿设在所述积液外壳内,所述转鼓格栅组件套设
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离心电机的驱动转轴轴向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内同轴设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一端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转动腔的一端设有进液口。
[0010]优选地,所述积液外壳的底部竖向穿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转动腔的底部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浸没槽位于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的底部;所述膜组件位于浸没槽内;所述膜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超滤膜,所述超滤膜为圆柱形结构,且超滤膜的内部形成有积水腔,所述超滤膜的两端均与固定架固定,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穿过超滤膜顶部的固定架延伸到积水腔内,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所述第二液泵的输入端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膜组件有1

8个。
[0013]优选地,位于积水腔内的所述引流管的外壁等间距的设有通孔。
[0014]优选地,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两个所述DTRO过滤单元,分别为第一DTRO过滤单元和第二DTRO过滤单元;所述第二DTRO过滤单元中薄膜垫片的过滤精度比所述第一DTRO过滤单元中薄膜垫片的过滤精度高;所述DTRO过滤单元均设有原液进液口、浓缩液出口和过析液出口,所述第一DTRO过滤单元的原液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DTRO过滤单元的过析液出口与所述第二DTRO过滤单元原液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DTRO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二DTRO过滤单元的浓缩液出口与外部液态废料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一DTRO 过滤单元的过析液出口与外部回水收集装置连通。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16]所述浓缩集成装置利用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的离心作用将沼液与大颗粒杂质分离开来,再利用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对沼液进行深度除杂,除去粒径更小的杂质,又满足了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对进液精度要求,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对沼液进一步进行更高精度的过滤,使得沼液浓缩成液态废料的操作过程,更加高效,且所述浓缩集成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TRO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转鼓格栅分离装置100,积液外壳110,转鼓格栅组件120,离心电机130,转动轴140,加液管141,沉浸式超滤装置200,浸没槽210,膜组件 220,引流管221,超滤膜222,固定架223,TRO过滤处理装置300,第一DTRO 过滤单元310,第二DTRO过滤单元320,原液进液口311,浓缩液出口312,过析液出口313,薄膜垫片314,流道结构315,导液结构316,连接杆317,第一液泵340,第二液泵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包括:转鼓格栅分离装置100、沉浸式超滤装置200和DTRO过滤处理装置300;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100包括:积液外壳110和转动设置于积液外壳110内的转鼓格栅组件1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鼓格栅在所述积液外壳110内转动的离心电机130,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100用于分离沼液中固态大颗粒杂质;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200包括:浸没槽210和设置于浸没槽210 内的膜组件220;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200用于对沼液进行二级过滤操作;所述 DTRO过滤处理装置300包括:DTRO过滤单元;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300设有原液进液口311、浓缩液出口312和过析液出口313;用于对沼液进行三级过滤操作;所述积液外壳110的排液口与所述浸没槽210进液口通过第一加液管 141连通,所述膜组件220的出液口与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300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加液管141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格栅分离装置、沉浸式超滤装置和DTRO过滤处理装置;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包括:积液外壳和转动设置于积液外壳内的转鼓格栅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鼓格栅在所述积液外壳内转动的离心电机,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沼液中固态大颗粒杂质;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包括:浸没槽和设置于浸没槽内的膜组件;所述沉浸式超滤装置用于对沼液进行二级过滤操作;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包括:DTRO过滤单元;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设有原液进液口、浓缩液出口和过析液出口;用于对沼液进行三级过滤操作;所述积液外壳的排液口与所述浸没槽进液口通过第一加液管连通,所述膜组件的出液口与所述DTRO过滤处理装置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加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加液管串联设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二加液管串联设有第二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格栅分离装置还包括转动轴;所述积液外壳内设有圆柱状的转动腔;所述转鼓格栅组件呈圆柱状,所述转鼓格栅组件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转鼓格栅组件的外壁为格栅状结构;所述转动轴水平穿设在所述积液外壳内,所述转鼓格栅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离心电机的驱动转轴轴向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内同轴设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一端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管位于所述转动腔的一端设有进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态肥浓缩操作的浓缩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研通陈嘉健冀雅云杨荣梅曾飞
申请(专利权)人:瀚蓝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