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88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储液池、第一气泵、气瓶、高压电源、接收电极,储液池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直立设置的导气板,导气板的内部设有夹腔,夹腔的顶部敞开,导气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多个气孔,多块导气板的底部穿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各夹腔连通,导气管与第一气泵连通,第一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瓶连通;储液池的底部内壁设有电极体,电极体与高压电源电连接;接收电极架设于储液池的上方;箱体的外侧设有气体回收装置,用于抽取箱体内部的惰性气体并收集;其结构新颖,往纺丝溶液注入压缩气体产生大量气泡,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静电纺丝、并堆叠形成纳米纤维布,可节约能耗,还可提高产品质量。品质量。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纺丝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纺丝技术是指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正负电极形成的电场力作用下形成Taylor锥,带电溶液喷出形成射流,再在电场的作用力下分散固化从而形成纳米纤维。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带正电的溶液在电场作用下,在喷嘴处使液滴变形,形成称为Taylor锥的锥形结构。所施加的电场力会抵消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得聚合物射流从Taylor锥锥体的顶点喷出。喷出的聚合物射流由于喷射长度上存在的排斥电荷引起的弯曲不稳定性而发生摆动。最后,当溶剂从射流表面蒸发时,射流拉伸停止,从而纤维变细达到纳米级别。20世纪50年代,静电纺纳米纤维就已经可以工业化生产。发展至今,静电纺丝技术已经经历了针头式、多喷头式和无针头式3个阶段。除此之外,针对接收装置的改进等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也层出不穷。
[0003]自静电纺丝技术专利技术以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大都采用单喷头纺丝装置。然而传统的静电纺丝装置效率低下,生产过程不稳定,难以实现产业规模化以及纳米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多针头纺丝装置能提高纺丝效率,但存在着各针头电场间相互干扰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行
[0004]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要消除这种干扰势必会占据非常大的空间,这将很不利于在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多喷头在纺丝过程中的针头清洁难以进行以及防堵工作难以解决,也是造成其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因此,人们开始从多针头静电纺丝转而向无针头静电纺丝进行技术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结构新颖,往纺丝溶液注入压缩气体产生大量气泡,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静电纺丝,静电纺丝堆积及堆叠形成纳米纤维布,可节约能耗,还可提高产品质量。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储液池、第一气泵、气瓶、高压电源、接收电极,储液池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直立设置的导气板,多块导气板均匀间隔设置,导气板的内部设有夹腔,夹腔的顶部敞开,导气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多个与夹腔内部连通的气孔,多块导气板的底部穿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各夹腔连通,导气管的端部突出于箱体的外壁、且与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瓶通过输气管连通;储液池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电极体,电极体与高压电源电连接;接收电极架设于储液池的上方;箱体的外侧设有气体回收装置,用于抽取箱体内部的惰性气体并收集。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储液池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第一排出管,第一
排出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储液池的内侧壁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所处高度低于导气板的顶端。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导气管靠近第一气泵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箱体的两侧敞开,敞开处设有挡门,两封闭的挡门与箱体形成封闭的空间;箱体的两相对内壁均固定设有卡槽,卡槽位于接收电极与储液池之间,两卡槽用于卡接纺丝收集板。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气体收回装置包括第二气泵、过滤盒、回收瓶,第二气泵的进气口与箱体内部通过第一气管连通,第二气泵的出气口与过滤盒通过第二气管连通,过滤盒的内部放置有可与纺丝液相容的溶剂,过滤盒的顶部与回收瓶之间通过第三气管连通。
[0012]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盒的顶部设有投料管,投料管的端部设有端盖;过滤盒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第二排出管,第二排出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0013]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储液池、第一气泵、气瓶、高压电源、接收电极,储液池内设有电极体及多块导气板,导气板内设有夹腔,夹腔的顶部敞开,导气板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孔,气泵经导气管往夹腔内部鼓气,惰性气体冒起的过程中,纺丝液形成大量的气泡,在电极体及接收电极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形成静电纺丝,大部分气体从夹腔顶部排出、形成气流,可为静电纺丝提供往上的力量,使静电纺丝更好的打在纺丝收集板上,静电纺丝堆积及堆叠形成纳米纤维布,可提高产品质量;外部设置的气体回收装置,可对箱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回收、过滤及收集,减少浪费,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储液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00、箱体;110、卡槽;200、储液池;210、导气板;211、夹腔;212、气孔;220、导气管;230、电极体;240、第一排出管;250、液位传感器;260、第一单向阀;300、第一气泵;400、气瓶;500、高压电源;600、接收电极; 710、第一气管;720、第二气管;721、第二单向阀;730、第三气管;740、输气管;800、气体回收装置;810、第二气泵;820、过滤盒;821、投料管;822、第二排出管;830、回收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100,箱体100的内部设有储液池200、第一气泵300、气瓶400、高压电源500、接收电极600,储液池200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直立设置的导气板210,多块导气板210均匀间隔设置,导气板210的内部设有夹腔 211,夹腔211的顶部敞开,导气板210的侧壁底部设有多
个与夹腔211内部连通的气孔212,多块导气板210的底部穿设有导气管220,导气管220与各夹腔 211连通,导气管220的端部突出于箱体100的外壁、且与第一气泵300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气泵300的进气口与气瓶400通过输气管740连通;储液池200 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电极体230,电极体230与高压电源500电连接;接收电极600架设于储液池200的上方;箱体100的外侧设有气体回收装置800,用于抽取箱体100内部的惰性气体并收集。
[0022]上述的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储液池、第一气泵、气瓶、高压电源、接收电极,储液池内设有电极体及多块导气板,导气板内设有夹腔,夹腔的顶部敞开,导气板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孔,气泵经导气管往夹腔内部鼓气,惰性气体冒起的过程中,纺丝液形成大量的气泡,在电极体及接收电极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形成静电纺丝,大部分气体从夹腔顶部排出、形成气流,可为静电纺丝提供往上的力量,使静电纺丝更好的打在纺丝收集板上,静电纺丝堆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储液池、第一气泵、气瓶、高压电源、接收电极,储液池的内部固定设有多块直立设置的导气板,多块导气板均匀间隔设置,导气板的内部设有夹腔,夹腔的顶部敞开,导气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多个与夹腔内部连通的气孔,多块导气板的底部穿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各夹腔连通,导气管的端部突出于箱体的外壁、且与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瓶通过输气管连通;储液池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电极体,电极体与高压电源电连接;接收电极架设于储液池的上方;箱体的外侧设有气体回收装置,用于抽取箱体内部的惰性气体并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池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第一排出管,第一排出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储液池的内侧壁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所处高度低于导气板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鑫合德清远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