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8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包括车架和切齿,所述切齿固定于所述车架一侧,所述切齿上方的所述车架上转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滚筒,所述车架底部前后侧均设置于车轮,两组车轮外侧设置有连接滚筒两端的齿带,所述车架底部远离所述滚筒一侧设置有储蓄箱,且所述车架内侧设置有传送带。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通过人力的推动即可推动设备进行牧草的移动采集,在藏北高原电力缺乏地区代替纯人工操作,实现半机械化采集收集,无需使用电力,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藏北草地资源丰富,适应不同生境的野生优良牧草众多,高原分布有大量的适应于高寒气候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千百年来高寒、干旱气候的选择使它们有广泛的分布和适应性,能够在野生状态下生长良好,且营养价值较高,对当地天然草场植被恢复生长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用于建立人工草地或改良天然草地,对发展藏北草地畜牧业,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将产生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同时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用作培育牧草新品种的各种原始材料类型和品种的总称。在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选择下,种质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进传基因,它不仅是牧草种植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培育牧草良种的物质基础和生物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草地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改良牧区草地种类,通常需要在高原地区采集牧草种子以进行研究。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对野生牧草采集收集时,由于地处高原地区,电力供给困难,需要人工手动切割捡拾牧草,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通过人力的推动即可推动设备进行牧草的移动采集,在藏北高原电力缺乏地区代替纯人工操作,实现半机械化采集收集,无需使用电力,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包括车架和切齿,所述切齿固定于所述车架一侧,所述切齿上方的所述车架上转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滚筒,所述车架底部前后侧均设置于车轮,两组车轮外侧设置有连接滚筒两端的齿带,所述车架底部远离所述滚筒一侧设置有储蓄箱,且所述车架内侧设置有传送带;
[0007]所述车轮外侧固定有跟随该车轮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滚筒中部设置有纵轴,所述纵轴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外侧设置有齿带,所述滚筒外圆周侧密布有多组刀片,且所述刀片与所述滚筒可拆卸连接。
[0008]采用上述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在使用时,人工握持推把推动设备整体移动,车轮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利用齿带驱动滚筒顺时针转动,同时齿带驱动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滚筒上的刀片配合切齿将车架行进方向的牧草切断,并利用从动齿轮以及主轴驱动的传送带将切断的牧草向储蓄箱内运送,以自动实现野生牧草的切断采集和输送收集过程。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为开口朝向所述滚筒的C形框体结构,该车架内部靠近所述储
蓄箱一侧设置有副轴,所述车架内部远离所述副轴一侧设置有主轴,该主轴与所述副轴相互平行,且所述主轴与所述副轴均与所述车架转动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轴前后两端均穿出所述车架,且所述主轴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齿带为双面齿结构,所述从动齿轮抵紧于所述齿带底侧且与该齿带相啮合,所述传送带两侧分别延伸到所述主轴和所述副轴外侧。
[0011]作为优选,所述切齿远离所述车架一侧为梳齿状结构,且所述切齿与所述车架底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储蓄箱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该储蓄箱远离所述滚筒一侧设置有收集挡板,所述收集挡板底侧与所述储蓄箱相铰接,且所述收集挡板顶侧与所述储蓄箱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切齿一侧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推把,且所述推把外侧端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握把。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通过人力的推动即可推动设备进行牧草的移动采集,在藏北高原电力缺乏地区代替纯人工操作,实现半机械化采集收集,无需使用电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车架;101、副轴;102、主轴;102a、从动齿轮;2、切齿;3、车轮;301、驱动齿轮;4、滚筒;401、纵轴;402、传动齿轮;403、刀片;5、传送带;6、储蓄箱;601、收集挡板;7、推把;8、齿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参见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包括车架1和切齿2,切齿2固定于车架1一侧,切齿2上方的车架1上转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滚筒4,车架1底部前后侧均设置于车轮3,两组车轮3外侧设置有连接滚筒4两端的齿带8,车架1底部远离滚筒4一侧设置有储蓄箱6,且车架1内侧设置有传送带5,传送带5用以输送切断的牧草向车架1内侧聚集;
[0023]车轮3外侧固定有跟随该车轮3转动的驱动齿轮301,滚筒4中部设置有纵轴401,纵轴40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传动齿轮402,传动齿轮402与驱动齿轮301外侧设置有齿带8,滚筒4外圆周侧密布有多组刀片403,且刀片403与滚筒4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牧草种子的密度、高度,对刀片403的数量进行对应增减调整,以便于提高采集效率。
[002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车架1为开口朝向滚筒4的C形框体结构,该车架1内部靠近储蓄箱6一侧设置有副轴101,车架1内部远离副轴101一侧设置有主轴102,该主轴102与副轴101相互平行,且主轴102与副轴101均与车架1转动配合,主轴102前后两端均穿出车架1,且主轴102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从动齿轮102a,齿带8为双面齿结构,从动齿轮102a抵紧于齿带8底侧且与该齿带8相啮合,传送带5两侧分别延伸到主轴102和副轴101外侧,以便于通过主轴102和副轴101配合从而支撑传送带5转动;
[0025]切齿2远离车架1一侧为梳齿状结构,且切齿2与车架1底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储蓄箱6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该储蓄箱6远离滚筒4一侧设置有收集挡板601,收集挡板601底侧与储蓄箱6相铰接,且收集挡板601顶侧与储蓄箱6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车架1远离切齿2一侧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推把7,且推把7外侧端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切齿(2),所述切齿(2)固定于所述车架(1)一侧,所述切齿(2)上方的所述车架(1)上转动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滚筒(4),所述车架(1)底部前后侧均设置于车轮(3),两组车轮(3)外侧设置有连接滚筒(4)两端的齿带(8),所述车架(1)底部远离所述滚筒(4)一侧设置有储蓄箱(6),且所述车架(1)内侧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车轮(3)外侧固定有跟随该车轮(3)转动的驱动齿轮(301),所述滚筒(4)中部设置有纵轴(401),所述纵轴(40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传动齿轮(402),所述传动齿轮(402)与所述驱动齿轮(301)外侧设置有齿带(8),所述滚筒(4)外圆周侧密布有多组刀片(403),且所述刀片(403)与所述滚筒(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野生牧草采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为开口朝向所述滚筒(4)的C形框体结构,该车架(1)内部靠近所述储蓄箱(6)一侧设置有副轴(101),所述车架(1)内部远离所述副轴(101)一侧设置有主轴(102),该主轴(102)与所述副轴(101)相互平行,且所述主轴(10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俊旦久罗布王有侠张海鹏何世丞高科谢文栋马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那曲市草原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