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78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四轮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架、夹持组件、调整组件和中心定位件;中心定位件设置在调整架的中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夹持组件,将调整架固定设置在车辆横轴上,便于进行车轮前束调节;设置调整组件,调节调整座在调整架上的位置,使两组调整座位于车辆横轴两端的车轮处,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定位;将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车轮轮毂上,通过调节主调整轴与车辆横轴之间的夹角,从而起到对车辆后轮前束的调节,当主调整轴与车辆横轴平行,则前束为;副转动轴带动副调整轴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滑动杆在主调整轴上的位置,进而提高主调整轴的调整精度。进而提高主调整轴的调整精度。进而提高主调整轴的调整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四轮定位
,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四轮定位参数中前束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整车的操控性能,同时也决定了车轮的磨损程度和使用寿命。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237894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包括长主杆、短主杆和螺纹连接件,长主杆的一端和短主杆的一端分别连接着短钢管,短钢管内设有衬套管;螺纹连接件包括中间套管,中间套管的外部呈六棱柱状,内部为圆管;中间套管两端内分别设有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长主杆的另一端为右旋螺杆,右旋螺杆上配合设有左紧固螺母,且右旋螺杆与中间套管的右旋内螺纹端连接。该装置提高了后轮前束杆机构的整体强度,既实现后轮前束杆机构的调节功能,又能满足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同时结构优化后重量减轻,成本降低。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对汽车后轮的调整精度较低,并且无法满足不同轴距车辆的精准化定位需求,整体机构实用性较差,不利于广泛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架、夹持组件、调整组件和中心定位件;中心定位件设置在调整架的中点处;夹持组件设置在调整架上,夹持组件与车辆横轴连接;调整组件设置在调整架上,调整组件与车轮轮毂连接。
[0007]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座、主转动轴、主调整轴、连接件、副转动轴、副调整轴和滑动杆;调整座设置在调整架上;主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调整座上;主调整轴设置在主转动轴上;连接件设置在主调整轴的一端,连接件与车轮轮毂连接;副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调整座上,副转动轴与主转动轴平行设置;副调整轴设置在副转动轴上;滑动杆滑动设置在副调整轴上,滑动杆与主调整轴滑动连接,滑动杆与主调整轴垂直设置。
[0008]优选的,调整组件还包括转动旋钮;调整架上设置有螺纹;调整座滑动设置在调整架上;转动旋钮设置在调整座上,转动旋钮与调整架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调整组件还包括滑动套;滑动套滑动设置在副调整轴上;滑动杆设置在滑动套上。
[0010]优选的,夹持组件包括定位座、定位螺栓、夹具和气缸;定位座滑动设置在调整架上;定位螺栓设置在定位座上;气缸的缸体端设置在定位座上;夹具设置在气缸的活塞端。
[0011]优选的,夹具包括夹持架、夹持板和螺纹杆;夹持架设置在气缸的活塞端;螺纹杆与夹持架螺纹连接;夹持板设置在螺纹杆的一端。
[0012]优选的,夹具还包括到导向杆;导向杆滑动设置在夹持架上,导向杆与螺纹杆平行设置;夹持板设置在导向杆的一端。
[0013]优选的,夹持组件相对于中心定位件对称设置在调整架上。
[0014]优选的,调整组件相对于中心定位件对称设置在调整架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设置夹持组件,将调整架固定设置在车辆横轴上,便于进行车轮前束调节;设置调整组件,调节调整座在调整架上的位置,使两组调整座位于车辆横轴两端的车轮处,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定位;将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车轮轮毂上,通过调节主调整轴与车辆横轴之间的夹角,从而起到对车辆后轮前束的调节,当主调整轴与车辆横轴平行,则前束为;副转动轴带动副调整轴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滑动杆在主调整轴上的位置,进而提高主调整轴的调整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附图标记:1、调整架;2、夹持组件;3、调整组件;4、中心定位件;5、定位座;6、定位螺栓;7、夹具;8、气缸;9、调整座;10、转动旋钮;11、主转动轴;12、主调整轴;13、连接件;14、副转动轴;15、副调整轴;16、滑动套;17、滑动杆;18、夹持架;19、夹持板;20、螺纹杆;21、导向杆;22、车辆横轴;23、车轮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架1、夹持组件2、调整组件3和中心定位件4;中心定位件4设置在调整架1的中点处;夹持组件2设置在调整架1上,夹持组件2与车辆横轴22连接;调整组件3设置在调整架1上,调整组件3与车轮轮毂23连接。
[0022]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座9、主转动轴11、主调整轴12、连接件13、副转动轴14、副调整轴15和滑动杆17;调整座9设置在调整架1上;主转动轴11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主调整轴12设置在主转动轴11上;连接件13设置在主调整轴12的一端,连接件13与车轮轮毂23连接;副转动轴14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副转动轴14与主转动轴11平行设置;副调整轴15设置在副转动轴14上;滑动杆17滑动设置在副调整轴15上,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滑动连接,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垂直设置。
[002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夹持组件2,将调整架1固定设置在车辆横轴22上,便于进行车轮前束调节;设置调整组件3,调节调整座9在调整架1上的位置,使两组调整座9位于车辆横轴22两端的车轮处,便于对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定位;将连接件13固定连接在车轮轮毂23上,通过调节主调整轴12与车辆横轴22之间的夹角,从而起到对车辆后轮前束的调节,当主调整轴12与车辆横轴22平行,则前束为0;副转动轴14带动副调整轴15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滑动杆17在主调整轴12上的位置,进而提高主调整轴12的调整精度。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架1、夹持组
件2、调整组件3和中心定位件4;中心定位件4设置在调整架1的中点处;夹持组件2设置在调整架1上,夹持组件2与车辆横轴22连接;调整组件3设置在调整架1上,调整组件3与车轮轮毂23连接。
[0026]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座9、主转动轴11、主调整轴12、连接件13、副转动轴14、副调整轴15和滑动杆17;调整座9设置在调整架1上;主转动轴11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主调整轴12设置在主转动轴11上;连接件13设置在主调整轴12的一端,连接件13与车轮轮毂23连接;副转动轴14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副转动轴14与主转动轴11平行设置;副调整轴15设置在副转动轴14上;滑动杆17滑动设置在副调整轴15上,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滑动连接,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垂直设置。
[0027]进一步的,调整组件3还包括转动旋钮10;调整架1上设置有螺纹;调整座9滑动设置在调整架1上;转动旋钮10设置在调整座9上,转动旋钮10与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架(1)、夹持组件(2)、调整组件(3)和中心定位件(4);中心定位件(4)设置在调整架(1)的中点处;夹持组件(2)设置在调整架(1)上,夹持组件(2)与车辆横轴(22)连接;调整组件(3)设置在调整架(1)上,调整组件(3)与车轮轮毂(23)连接;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座(9)、主转动轴(11)、主调整轴(12)、连接件(13)、副转动轴(14)、副调整轴(15)和滑动杆(17);调整座(9)设置在调整架(1)上;主转动轴(11)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主调整轴(12)设置在主转动轴(11)上;连接件(13)设置在主调整轴(12)的一端,连接件(13)与车轮轮毂(23)连接;副转动轴(14)转动设置在调整座(9)上,副转动轴(14)与主转动轴(11)平行设置;副调整轴(15)设置在副转动轴(14)上;滑动杆(17)滑动设置在副调整轴(15)上,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滑动连接,滑动杆(17)与主调整轴(12)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前束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调整组件(3)还包括转动旋钮(10);调整架(1)上设置有螺纹;调整座(9)滑动设置在调整架(1)上;转动旋钮(10)设置在调整座(9)上,转动旋钮(10)与调整架(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萍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