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7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包括开合模机本体、减震组件、输气单元和支撑筒;一对所述减震组件设在开合模机本体底部;所述减震组件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支撑筒固接在壳体底部;所述输气单元设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底侧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垫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壳体底侧铰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底端铰接在连接杆上,通过设置万向轮,以此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推动开合模机本体,从而方便用户进行调整开合模机本体的位置,因此可以便于用户的使用。以便于用户的使用。以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

技术介绍

[0002]开合模机是一种生产加工用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驱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拢与分离,以此进行生产相应的产品。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板材进行加工生产时,工作人员会采用模具进行加工,依靠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模,之后通过挤压使板材弯曲成相应的形状,以此对板材进行加工,在长期使用时,工作区域会重新规划,工作人员需要对开合模机位置进行调整,但是开合模机沉重,不便于用户进行搬运和移动,因此不便于用户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包括开合模机本体、减震组件、输气单元和支撑筒;一对所述减震组件设在开合模机本体底部;所述减震组件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支撑筒固接在壳体底部;所述输气单元设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底侧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模机本体(11)、减震组件、输气单元和支撑筒(13);一对所述减震组件设在开合模机本体(11)底部;所述减震组件底部设置有壳体(12);所述支撑筒(13)固接在壳体(12)底部;所述输气单元设在壳体(12)内;所述壳体(12)底侧固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底端铰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壳体(12)底侧铰接有活塞缸(16);所述活塞缸(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7);所述第一活塞杆(17)底端铰接在连接杆(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单元包括第二活塞杆(23);所述壳体(12)内部开设有活塞腔(22);所述第二活塞杆(23)滑动连接在活塞腔(22)内;所述第二活塞杆(23)端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1);所述螺杆(21)贯穿活塞腔(22)侧壁并与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腔(22)底侧固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端部固接有连接管(24);所述连接管(24)通过软管(25)与活塞缸(16)的无杆腔互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开合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杆(31);所述减震杆(31)固接在开合模机本体(11)底侧;所述壳体(12)顶侧固接有减震筒(32);所述减震杆(31)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东杨刘伟瞿宗珍赵星金熊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州区天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