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68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驱动件与显示器连接。通过基座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驱动件与显示器连接,当杆状应用工具断裂后,显示器根据驱动件的动作角度等信息换算应用工具的耐力值,以此来检测杆状类电力工程应用工具。用工具。用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辅助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输电线路耐张塔金具串中的耐张线夹,兼具机械与电气两种功能。
[0003]一是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将导线运行张力(包括最大使用荷载、常年荷载、验算、断线、断联等工况)传导至耐张串、进而传导至横担及塔身,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

2014、《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2及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DL/T 5285

2018要求,其压接后握着力应不小于所连接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5%;二是要具备电气连接功能,通过跳线实现耐张绝缘子串两端导线的电气连接,且不能因压接质量原因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在大负载工况下出现过热情况。
[0004]导线耐张线夹压接,按照“钢芯穿管

压接钢锚

铝管穿管

压接铝管”的顺序进行,对应钢锚压接区,铝管需有不压区。实际操作中因钢、铝材质及硬度不同,压接后延展率不同,且延展长度随钢管及铝管壁厚、随压模长度及叠模长度不同而不同,无法定量计算。另外铝管穿管后无法再观察到内部钢管位置、铝股剥线段位位置。随压接偏移,极易造成铝股部分漏压、钢锚凹槽部分未全面压接等缺陷,进而影响液压管握着力、因接触电阻大导致线夹发热等。耐张管压接完毕挂线后,竣工验收时进行X射线。如有上述缺陷,整改作业风险大,更换线夹导致导线弧垂、应力变化,不满足设计核算工况,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很大隐患。对上述问题进行测量用的工具是杆状的测量工具,在电力工程应用中还有很多杆状类的应用工具,为了保证杆状应用工具的牢固程度,需要对杆状应用工具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驱动件与显示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剪式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可调整的检测件,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顶部与基座铰接,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中部交叉后铰接,检测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两件检测套件,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内侧,且两件检测套件配合作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对称设置,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包括检测作用部和驱动部,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的内侧,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驱动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为弧形杆状,所述第一力臂和
第二力臂的驱动部为直杆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的外侧安装驱动件的位置设有过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套件包括卡接板,卡接板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第一力臂或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的内侧,卡接板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连接杆与第一力臂或者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卡接板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力臂或者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通过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板为半圆弧形板,且内半圆弧面朝向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之间的方向;或者卡接板为带有矩形凹槽的板,且凹槽开口朝向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之间的方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力臂或者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后与螺母连接,连接杆伸入第一力臂或者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的位置可调。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传动件为双向丝杠,电机与双向丝杠的一端连接,双向丝杠对应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驱动部位置设有丝母,丝母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驱动部固定连接,双向丝杠的另一端通过支座固定。
[0016]综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通过基座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驱动件与显示器连接,当杆状应用工具断裂后,显示器根据驱动件的动作角度等信息换算应用工具的耐力值,以此来检测杆状类电力工程应用工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卡接板采用第一种)。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卡接板采用第二种)。
[0020]图3为第一种卡接板的结构视图。
[0021]图4为第二种卡接板的结构视图。
[0022]图5为检测套件与第一力臂的连接关系视图。
[0023]图6为丝杠与第一力臂驱动部的连接关系视图。
[0024]图中:
[0025]1基座,2第一力臂,3第二力臂,4铰接轴,5检测套件,6检测作用部,7驱动部,8过渡块,9卡接板,10平面,11螺纹孔,12连接杆,13弧形板,14凹槽,15螺母,16电机,17双向丝杠,18丝母,19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如图1或图2所示,该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是固定整个检测装置的固定座。基座1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顶端与基座1铰接连接。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
[0028]具体地,剪式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力臂2、第二力臂3和可调整的检测件,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顶部与基座1铰接,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中部交叉后通过铰接轴4铰接。检测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两件检测套件5,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内侧,且两件检测套件5配合作用。将待检测的杆状应用工具放置在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之间对应两件检测套件5的位置,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剪叉式动作,两件检测套件5配合将杆状应用工具挤压断裂。
[0029]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对称设置,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包括检测作用部6和驱动部7,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检测作用部6的内侧,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驱动部7。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检测作用部6为弧形杆状,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驱动部7为直杆状。直杆状的驱动部7便于与驱动部7件和传动部件进行连接安装。驱动部7的外侧安装驱动件的位置设有过渡块8,可以适当的保护第一力臂2和第二力臂3的驱动部7。
[0030]检测套件5包括卡接板9,卡接板9通过连接杆12安装在第一力臂2或第二力臂3的检测作用部6的内侧。卡接板9与连接杆12可拆卸连接,连接杆12与第一力臂2或者第二力臂3的检测作用部6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剪式检测组件,剪式检测组件的末端设有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带动剪式检测组件剪叉式动作;驱动件与显示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可调整的检测件,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顶部与基座铰接,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中部交叉后铰接,检测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两件检测套件,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内侧,且两件检测套件配合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对称设置,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包括检测作用部和驱动部,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的内侧,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驱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检测作用部为弧形杆状,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驱动部为直杆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外侧安装驱动件的位置设有过渡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杆状工具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张洪健娄凤强张福友伦催巍韩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