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454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以及回用水池;优点在于:生活污水和次钠废水分别单独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电厂循环废水和化工循环废水一同进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统一处理,如此,可减小深度处理单元前序设备的处理量、设备投入以及设备占地面积,进而减小设备的投入成本和运行能耗;根据生活污水和次钠废水不同的水质情况,分别经过不同的预处理单元,使深度处理单元的进水水质稳定,保证了后续的分盐效果,进而使得分盐后获得的氯化钠盐水能够达到回用于烧碱厂的指标要求,无需进行氯化钠的结晶,降低了系统能耗,简化了废水处理流程。简化了废水处理流程。简化了废水处理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外,电厂循环水系统会产生电厂循环废水,化工循环水系统会产生化工循环废水,而乙炔生产系统也会产生次钠废水。
[0003]目前,主要是将上述各类废水集中收集后进行统一处理。由于各类废水含有的主要成分不同,且来水量波动大,若对各类废水进行统一处理,存在的问题是:1、废水总量较大,对水处理系统各装置的处理容量要求较高,加大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运行能耗和占地面积;2、由于来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导致水处理系统的生化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运行不稳定,统一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无法满足各系统的回用水指标;3、由于生化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运行不稳定,存在微量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残留,导致最终产出的盐无法达到工业盐标准,随着时间的延长,废盐量不断增多,而常规的将废盐进行填埋处理的方式,会引起二次污染;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06]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以及回用水池;
[0007]所述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的阳床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的放流水池的出水口均通过管线与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均通过管线与所述回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包括次钠废水池、芬顿系统、高密池、多介质过滤器以及所述阳床装置;
[0009]所述次钠废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芬顿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芬顿系统的产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高密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密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阳床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包括废水调节池、斜板沉淀池、生物氧化池、二沉池以及放流水池;
[0011]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斜板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斜板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生物氧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氧化池的出水口通
过管线与所述二沉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放流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清净下水池、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软化池、一级纳滤膜装置、二级纳滤膜装置、一级氧化装置、二级氧化装置、臭氧氧化装置以及冷冻结晶机组;
[0013]所述清净下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线与所述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另一路通过管线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和所述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均通过管线与所述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软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软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一级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纳滤膜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二级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纳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一级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级纳滤膜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一级氧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氧化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二级氧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0014]所述一级纳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冷冻结晶机组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冻结晶机组的母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臭氧氧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臭氧氧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软化池的进水口连通。
[0015]本技术的优点:
[0016]1、生活污水和次钠废水分别单独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电厂循环废水和化工循环废水一同进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统一处理,如此,可减小深度处理单元前序设备的处理量、设备投入以及设备占地面积,进而减小设备的投入成本和运行能耗;
[0017]2、根据生活污水和次钠废水不同的水质情况,分别经过不同的预处理单元,使深度处理单元的进水水质稳定,保证了后续的分盐效果,进而使得分盐后获得的氯化钠盐水能够达到回用于烧碱厂的指标要求,无需进行氯化钠的结晶,降低了系统能耗,简化了废水处理流程;
[0018]3、将二级纳滤的浓水返回至一级纳滤膜装置重新进行分盐,可提高本技术中氯化钠盐水的得率以及芒硝产品的品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施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0021]图中: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1、次钠废水池11、芬顿系统12、高密池13、多介质过滤器14、阳床装置15、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2、废水调节池21、斜板沉淀池22、生物氧化池23、二沉池24、放流水池25、深度处理单元3、清净下水池31、超滤装置32、反渗透装置33、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34、软化池35、一级纳滤膜装置36、二级纳滤膜装置37、一级氧化装置38、二级氧化装置39、臭氧氧化装置310、冷冻结晶机组311、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312、回用水池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1、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2、深度处理单元3以及回用水池4;
[0025]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1包括次钠废水池11、芬顿系统12、高密池13、多介质过滤器14以及阳床装置15;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包括废水调节池21、斜板沉淀池22、生物氧化池23、二沉池24以及放流水池25;深度处理单元3包括清净下水池31、超滤装置32、反渗透装置33、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34、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312、软化池35、一级纳滤膜装置36、二级纳滤膜装置37、一级氧化装置38、二级氧化装置39、臭氧氧化装置310以及冷冻结晶机组311;
[0026]次钠废水池11的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以及回用水池;所述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的阳床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的放流水池的出水口均通过管线与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第二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的第一高压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均通过管线与所述回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钠废水预处理单元包括次钠废水池、芬顿系统、高密池、多介质过滤器以及所述阳床装置;所述次钠废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芬顿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芬顿系统的产水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高密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密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阳床装置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厂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包括废水调节池、斜板沉淀池、生物氧化池、二沉池以及放流水池;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斜板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斜板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生物氧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二沉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星解耀飞张扬郝三桃左春杰王占军黄文宝武超姚海迪裴来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