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42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6
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罐、酸碱度调节罐、电化学去污装置及末端反馈装置;初级过滤罐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固杂滤网和无烟煤滤层;酸碱度调节罐包括罐体A、酸料罐、碱料罐及酸碱度传感器;电化学去污装置包括反应罐、双氧水添加罐和催化剂添加罐;末端反馈装置包括缓冲罐、污染物检测模块和冲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用于含BPA的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可实现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重金属离子去除、BPA去除和PH值调节,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直排标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净化
,特别是一种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大多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性、持久性、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
[0003]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在相关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常被检出。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添加双酚A可以使塑料制品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突出的防冲击性等特性,尤其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从内部侵蚀金属容器,因此广泛用于罐头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胶、眼镜片以及其他数百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中。
[0004]由于双酚A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成为人们经常能接触到的物质,因此,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公众的关注的焦点。基于动物的毒性作用实验表明,双酚A具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生殖毒性、眼部毒性和突变毒性。
[0005]为了避免双酚A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一方面,需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双酚A的塑料制品,另一方面,相关化工企业需要对排放的含有双酚A的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然而目前,针对含有双酚A的工业废水,相关化工企业缺乏快速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它解决了针对含有双酚A的工业废水,化工企业缺乏快速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手段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罐、酸碱度调节罐、电化学去污装置及末端反馈装置;
[0008]初级过滤罐上端设有污水入口,下端设有污水出口,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内腔,内腔在上端与污水入口连通,内腔在下端与污水出口连通,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固杂滤网和无烟煤滤层;
[0009]酸碱度调节罐包括罐体A、酸料罐、碱料罐及酸碱度传感器;罐体A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空腔,罐体A的上端设有连通至空腔的进液口,罐体A的下端设有连通至空腔的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电控阀A;酸料罐和碱料罐分别安装在罐体A的顶壁上端,酸料罐的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B的酸料出口,碱料罐的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C的碱料出口,酸料出口和碱料出口均穿过罐体A的顶壁而伸入罐体A的空腔中;搅拌装置安装在罐体A上,其用于搅拌
罐体A空腔中的污水;酸碱度传感器安装在罐体A上,其用于检测罐体A空腔中的污水的PH值;
[0010]电化学去污装置包括反应罐、双氧水添加罐和催化剂添加罐;反应罐包括罐体B、阴极板、阳极板、直流电源和纳米活性炭吸附板;罐体B呈条形,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电控阀D,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反应腔,阴极板和阳极板间隔、平行、交替布置在反应腔内,纳米活性炭吸附板布置在每个阴极板和每个阳极板的两侧,阴极板、阳极板及纳米活性炭吸附板均未与反应腔底面接触,以供污水在反应腔下端流通;从罐体B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每相邻的两块阴极板和阳极板合称为一组电极板,一组电极板包含的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通,直流电源设在反应罐外部;双氧水添加罐安装在罐体B的顶壁上端,其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E的双氧水出口,双氧水出口穿过罐体B的顶壁而伸入罐体B的反应腔中;催化剂添加罐安装在罐体B的顶壁上端,其下端设有担带有电控阀F的催化剂出口,催化剂出口穿过罐体B的顶壁而伸入罐体B的反应腔中;
[0011]末端反馈装置包括缓冲罐、污染物检测模块和冲洗装置;缓冲罐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腔体,其外壁上设有连通至腔体的排放口、返流口A、返流口B、进流口和放样口,排放口上设有电控阀G,返流口A上设有电控阀H,放样口上设有电控阀I,返流口B上设有电控阀J;污染物检测模块设置在缓冲罐的外部,其用于检测缓冲罐内部液体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双酚A含量及PH值;冲洗装置包括连接自来水的水管,水管上设有电控阀J,水管的出流方向正对污染物检测模块;
[0012]初级过滤罐的污水出口与罐体A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罐体A的出液口与罐体B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罐体B的出水口与缓冲罐的进流口通过管道连通,缓冲罐的排放口与外界连通,缓冲罐的返流口A与罐体A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缓冲罐的返流口B与罐体B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罐体B的出水口与缓冲罐的进流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污水泵A,缓冲罐的返流口A与罐体A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污水泵B,缓冲罐的返流口B与罐体B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污水泵C。
[0013]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酸碱度调节罐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桨叶;电机固定安装在罐体A的顶壁上端,其机轴竖直向下伸出;转轴呈竖直布置,其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机轴连接,其下端穿过罐体A的顶壁而伸入罐体A的空腔中;多片桨叶绕转轴呈环形均布,并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下端,并位于罐体A的空腔中。
[0014]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酸碱度调节罐还包括温度传感器A和电加热装置A;温度传感器A安装在罐体A空腔中,其用于检测罐体A空腔中的液体的温度;电加热装置A嵌入式安装在罐体A的底部,其用于对罐体A空腔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0015]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反应罐还包括温度传感器B和电加热装置B;温度传感器B安装在罐体B反应腔中,其用于检测罐体B反应腔中的液体的温度;电加热装置B嵌入式安装在罐体B的底部,其用于对罐体B反应腔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用于含BPA的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可实现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重金属离子去除、BPA去除和PH值调节,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直排标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0018]2、在系统后端设有反馈机制,若处理后的污水存在不达标的项目,则会返回相关装置重新处理,直至全部项目达标再行排放。
[0019]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电化学去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末端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3所示,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罐、酸碱度调节罐、电化学去污装置、末端反馈装置。
[0024]初级过滤罐1上端设有污水入口11,下端设有污水出口12,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内腔13,内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BPA工业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初级过滤罐、酸碱度调节罐、电化学去污装置及末端反馈装置;初级过滤罐上端设有污水入口,下端设有污水出口,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内腔,内腔在上端与污水入口连通,内腔在下端与污水出口连通,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固杂滤网和无烟煤滤层;酸碱度调节罐包括罐体A、酸料罐、碱料罐及酸碱度传感器;罐体A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空腔,罐体A的上端设有连通至空腔的进液口,罐体A的下端设有连通至空腔的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电控阀A;酸料罐和碱料罐分别安装在罐体A的顶壁上端,酸料罐的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B的酸料出口,碱料罐的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C的碱料出口,酸料出口和碱料出口均穿过罐体A的顶壁而伸入罐体A的空腔中;搅拌装置安装在罐体A上,其用于搅拌罐体A空腔中的污水;酸碱度传感器安装在罐体A上,其用于检测罐体A空腔中的污水的PH值;电化学去污装置包括反应罐、双氧水添加罐和催化剂添加罐;反应罐包括罐体B、阴极板、阳极板、直流电源和纳米活性炭吸附板;罐体B呈条形,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电控阀D,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反应腔,阴极板和阳极板间隔、平行、交替布置在反应腔内,纳米活性炭吸附板布置在每个阴极板和每个阳极板的两侧,阴极板、阳极板及纳米活性炭吸附板均未与反应腔底面接触,以供污水在反应腔下端流通;从罐体B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每相邻的两块阴极板和阳极板合称为一组电极板,一组电极板包含的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通,直流电源设在反应罐外部;双氧水添加罐安装在罐体B的顶壁上端,其下端设有带有电控阀E的双氧水出口,双氧水出口穿过罐体B的顶壁而伸入罐体B的反应腔中;催化剂添加罐安装在罐体B的顶壁上端,其下端设有担带有电控阀F的催化剂出口,催化剂出口穿过罐体B的顶壁而伸入罐体B的反应腔中;末端反馈装置包括缓冲罐、污染物检测模块和冲洗装置;缓冲罐内部设有用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吴库生蒋皓天王睿博温文泰李博宇石晓玲郑树楷黄文龙王欣蔡泽敏彭佳俊檀薇梁芷雅蓝丽婷林恒惠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