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11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料带和多个母端子构成的连接器端子,母端子靠近料带的小段的形状为细腰状,中部的断面成凵形,最外端的插接端断面呈弧状,在插接端与中部之间的扁平部的两侧设有逆齿,这种结构具有较佳电镀效果,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导电性,可缩短母端子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材料。(*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目前,一般连接器母端子,如图4所示,是于一料带a上冲设有复数个成排的母端子b,且该母端子b的一端连接在料带a上,又该母端子b连接在料带a的一侧冲折成细腰端b1,并在母端子b的中间部位冲折有断面成 形的中间部b2,且在母端子b的最外端形成有一断面呈圆形的插接端b3,另在两母端子b的中间部b2之间连接有一桥架b4。而由于母端子a是于一长板片的料带a连续冲压折弯形成,且该母端子b前方的插接端b3的断面是为圆形,而该插接端b3展开后的圆周长即为两个母端子b之间的中心距离;然仅有插接端b3展开后的周长最大,其余部分并不需要如此大的面积,且该插接端b3仅占母端子b的小部分,因此较浪费材料。再者,由于该插接端b3的断面是为圆形,在理论上来说,圆形的接触面积最大,但在实际作业上,要将直径细小的插接端冲制成真圆形状,实为不可能的事,所以当公端子(图式中未表示)插装在母端子b的插接端b3内时仅有接近点或线等微小的面接触,而点或线等细小的面接触,其接触效果不佳,所以导电性较差,而容易发生接触不良情况。又因母端子b冲压完成后必须再电镀一层高导电性的金属,方使其得有较佳的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由料带(1)和多个母端子(2)构成,这些母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料带(1)上,靠近料带(1)的一小段(21)冲折成细腰状,母端子(2)的中部(22)冲折的断面成凵形,母端子(2)的最外端为插接端(23),其特征在于:该插接端(23)的断面呈弧状,在插接端(23)与中部(22)之间形成一扁平部(24),该扁平部(24)两侧设有逆齿(241),使其稳固地装插在连接器(3)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德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