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厂主流生物脱氮工艺大多为单级或多级AO(缺氧区+好氧区),其中根据缺氧区设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和后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实际工程应用中,又以前置式生物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运用居多。其工艺原理详见图1。
[0003]污水处理厂利用图1中系统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生物脱氮的机理如图2所示:在好氧区,利用氨氧化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并利用亚硝酸氧化菌将亚硝酸盐氮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在缺氧区,逐步通过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将好氧区所提供的硝酸盐氮依次还原为亚硝酸盐氮和氮气。
[0004]从硝化阶段的微生物菌群来看,传统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系统,由于单级O段(好氧区)过长,促使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形成了共生关系,会弱化短程硝化
‑
反硝化途径,而强化了硝化
‑
反硝化脱氮途径。由于硝化r/>‑
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串联的若干组AO脱氮单元,所述AO脱氮单元设置在预处理设施与二沉池之间,每一组AO脱氮单元的好氧区(3)均分别连接下一组AO脱氮单元的缺氧区(2),每一组AO脱氮单元均分别设置有:配水渠,其连接在缺氧区(2)上方,用于向缺氧区(2)内输入来自预处理设施的污水;所述缺氧区(2),其设置在AO脱氮单元的一侧,接收配水渠所分配的污水和/或上一组AO脱氮单元中好氧区所排出的污水,缺氧区(2)内具有反硝化菌,其在缺氧区稳定状态下利用污水中的亚硝酸盐(NO2
‑
)作为电子受体,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促进短程反硝化处理;好氧区(3),其设置在AO脱氮单元的另一侧,与缺氧区(2)通过设置在池底的单元内交换通道(21)相互连通,接收来自缺氧区(2)的污水,并通过所述好氧区(3)内所设曝气设施提供溶解氧,好氧区内具有氨氧化菌(AOB),其在好氧区稳定状态下利用溶解氧将污水中的氨氮(NH4+)氧化为亚硝酸盐(NO2
‑
),促进对所述污水进行短程硝化处理;出水口,其设置在AO脱氮单元的好氧区(3)中,其中,最后一组AO脱氮单元的出水口连接二沉池,用于在将氨氧化菌筛选为各组AO脱氮单元中的优势菌种后向二沉池排出各组AO脱氮单元处理后的污水,而中间各组AO脱氮单元的出水口分别连接下一组AO脱氮单元的缺氧区;每一组AO脱氮单元中,污水均分别在其缺氧区(2)与好氧区(3)之间往复循环,每一组AO脱氮单元内氨氧化菌数量显著超出亚硝酸氧化菌(NOB)数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设施设置在好氧区(3)的底部,包括:若干曝气器(32),各曝气器(32)分别自好氧区(3)底部向上释放微小气泡,所述气泡向上推动污水,使污水在好氧区(3)的顶部横向进入缺氧区(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32)在好氧区(3)底部所释放的微小气泡,其直径在0.5~2mm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步峰,夏文林,王阿华,彭党聪,于莉芳,王峰,吴昊,沈巍,戴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