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主要是通过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
[0003]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尤其在农村地区或养殖环境下,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建设人工湿地比传统污水处理厂更加经济。在处理过程中,人工湿地基本上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
[0004]目前的人工湿地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首先需要构筑水池的槽体,一般是构筑混凝土池,然后挖出与池体相连的排水渠,并且施工对坡度有一定要求,需耗费较大的施工人力,挖渠成本相当高昂;(2)在挖好池体和排水渠后,还需要在渠内布置排水管网,需耗费管网成本和人力铺设成本,且排水管网的寿命有限,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应用于水域环境,其包括:浮力箱体、填料层、植物层、集水管网、布水管网、取水泵、取水管以及太阳能模块;所述浮力箱体内部具有中空容腔;所述填料层堆填于所述浮力箱体的中空容腔底部,所述植物层种植于所述填料层上;所述取水泵连接至所述取水管,所述取水管连通至外部水域环境内;所述布水管网包括一条布水主路和多条布水支路,所述布水主路连通至所述取水泵,所述布水支路上分别开设有布水口,所述布水口均置于所述填料层上部;所述集水管网设于所述填料层下部,包括一条集水主路和多条集水支路,所述集水支路上均开设有用于收集滤后水的集水孔,所述集水主路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集水支路的水平高度,所述集水主路具有一个连通至所述浮力箱体外部的出水口;所述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面板以及太阳能转换模块;所述太阳能面板设于所述填料层上;所述太阳能转换模块同时与所述太阳能面板和所述取水泵电连接,用于将取得的太阳能转换成所述取水泵所需的电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还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为平板状结构,其水平布置,并固定于所述浮力箱体的外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环境自净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焕正,黄海宇,徐龙,时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水之道生态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