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及其养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及其养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寒区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在0℃以下,在这样的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由于胶凝材料无法正常水化难以形成强度。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寒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设就无从谈起。为解决这一问题,包括暖棚法、蓄热保温法、电伴热法在内的诸多方法被用来养护负温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存在诸多限制和不足之处,暖棚法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寒区搭建厂房,蓄热保温法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
10℃,而电伴热法无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均匀发热,养护不当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
[0003]电激养护方法是一种新型养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交流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自生热养护,该方法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养护阶段的均匀发热,而且不会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限制。但是该方法的顺利实施与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电热学性质有着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负温环境下的养护过程中,当混凝土结构为未掺加导电填料的混凝土结构时,通过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电阻与混凝土结构初始电阻的比值确定电激养护混凝土试件的质量转控点,当混凝土结构达到质量转控点时,开启对混凝土试件的通电功率的调节操作,以达到混凝土结构新拌阶段和硬化阶段养护温度要求的无裂缝电激养护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电阻与混凝土结构初始电阻的比值确定电激养护混凝土试件的质量转控点后,开启对混凝土试件的通电功率的调节操作,调节操作过程为:将混凝土结构新拌阶段和硬化阶段养护温度要求与生放热平衡公式相结合计算得出通电功率;混凝土结构新拌阶段和硬化阶段养护温度要求为根据具体环境温度对应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初始养护温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自身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取值范围在40~60℃之间,从而确保电激养护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温度处于15~4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达到电激养护混凝土试件的质量转控点后,通过对应调节混凝土结构的功率实现调节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温度调节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试件的功率调节对应有编写程序,编写程序用于控制养护设备,在编写程序过程中,根据电压和电流参数对电阻进行实时反馈的同时,每隔五分钟记录对电阻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R
t
/R0<2判断电激养护混凝土试件是否到质量转控点,上式中R0为混凝土试件的初始电阻,R
t
为混凝土试件在某一时刻的电阻;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电阻发展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混凝土试件达到质量转控点时,其电阻R
t
与初始电阻R0的比值>2,取电阻R
t
与初始电阻R0的比值临界值为2,当电激养护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温度为15~40℃之间时,根据上述养护温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养护设备对应自动调节养护功率,确保养护温度在后期持续处于恒温养护,恒温取值范围为45~70℃。5.一种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负温环境下的养护过程中,当混凝土结构为掺加导电填料的混凝土结构时,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结构处于开裂状态的电阻临界值,并对应调节对混凝土试件的通电功率,实现无裂缝养护过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温环境混凝土结构电激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掺加导电填料的混凝土结构为掺有增强导电纤维混凝土结构,建立掺有增强导电纤维混凝土结构在养护设备下进行电激养护的裂缝判断公式:上式中为电激养护结构电阻变化主要与结构内部裂缝、导电填料、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值,T
OH
为电激养护温度,t
OH
为电激养护时间,T
20
为养护温度20℃,t
28
为养护龄期28天,为不同设计强度混凝土结构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R
i
表示混凝土试件在从养护开始第i个5min的电阻值,R
i+1
表示混凝土试件在从养护开始第i+1个5min的电阻值,
为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试件的电阻增长率,也是混凝土试件的电阻临界值;上式γ为安全系数,养护设备将以10~30W为单位自动向下调整混凝土试件的通电功率,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