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366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若干个布置于河道上用于种植植被的浮床,多个浮床之间通过绳索连接形成一组浮床单元,多组浮床单元沿河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河道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浮床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槽,浮床分别放置于安装槽内,在浮床的下表面均连接有重力锚,在安装槽的槽底均开设有定位孔,重力锚安装于定位孔内;在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浮床远离河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安装于铰接槽内。本申请具有结构整体性好、适应性和透水能力强,防洪防冲效果好,施工简单、快捷,不影响植物生长,可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实现对堤坝表面进行防护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生态河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为了防止边坡或河床受水流冲刷,在河堤斜坡的坡面和坡脚上做的各种铺砌或栽植,来确保河堤的安全,现有的护坡技术可分为格构梁分区栽植护坡、石笼护坡、浆砌石护坡和铺设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
[0003]随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和山体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坡体,绿色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而堤岸、边坡、河岸的侵蚀是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水土保持、边坡防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其一提供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具有结构整体性好、适应性和透水能力强,防洪防冲效果好,施工简单、快捷,不影响植物生长,可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实现对堤坝表面进行防护的效果。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河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包括若干个布置于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布置于河道上用于种植植被的浮床(11),多个所述浮床(11)之间通过绳索(2)连接形成一组浮床单元(1),多组所述浮床单元(1)沿河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河道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浮床(11)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槽(31),所述浮床(11)分别放置于所述安装槽(31)内,在所述浮床(11)的下表面均连接有重力锚(4),在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均开设有定位孔(32),所述重力锚(4)安装于所述定位孔(32)内;在所述安装槽(31)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33),所述浮床(11)远离河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2),所述固定轴(112)安装于所述铰接槽(3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河床的末端浮床(11)通过所述绳索(2)固定于河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浮床单元(1)中相邻所述浮床(11)之间间距为10

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锚(4)由多段依次铰接的配重杆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床(1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槽(111),在所述种植槽(111)的底部连接有吸水棉绳(113),所述吸水棉绳(113)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定位孔(3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开设有集水槽(34),所述集水槽(34)与所述定位孔(32)相通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浮床单元(1)中、从河道至河床方向的浮床(11)内依次分为根系种植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球蒋燕东王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