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365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氧化铜中依次加入纯水和硫酸,并加热至氧化铜溶解完全,经过滤,收集滤液;S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并加入氨水调整pH值至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光玻璃的原材料添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滤光片的应用领域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如红外气体分析仪、夜视产品、红外探测器、红外接收机、红外感应、红外通讯产品等。因为彩色监控摄像头中的CCD光敏芯片元件可感应红外线,导致DSP无法算出正确颜色,因此须加一片红外滤光片,把光线中红外线部分过滤掉。
[0003]红外滤光片可采用玻璃镀膜或者直接使用蓝玻璃的方式。玻璃镀膜分为真空镀膜及化学镀膜,化学镀膜是将石英片浸入溶剂中加以电镀,成本低但镀膜厚度不平均且容易脱落;真空镀膜是用真空蒸镀法,镀膜均匀且不易脱落,但成本高。上述镀膜操作称为IR

Coating,目的在滤除红外线,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另外加上AR

Coating镀膜,目的是增加透光率,因为光线在透过不同介质时(比如从空气进入石英片),会产生部分的折射及反射,加上AR

Coating后,滤光片可达到98

99%的穿透率,否则只有90

95%的穿透率,但是这会对CCD光敏芯片元件的感光度有一定的影响。而直接使用蓝玻璃用“吸收”的方式过滤红外线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因此使用蓝玻璃过滤红外线是比较好的选择。蓝玻璃中主要的红外吸收元素就是铜离子,同时大多数红外滤光片是由磷酸盐玻璃制成,因此偏磷酸铜作为主要添加剂在滤光玻璃的制造上是不可或缺的。
[0004]偏磷酸铜作为红外截止滤光片的主要添加剂成分,对纯度和金属杂质含量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纯度为99%以上,金属杂质Fe、Ni、Cr、Co、Mn、Pb含量在ppm级。而且现有的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固相反应法或溶胶凝胶法,这些方法中的过程一般比较繁琐,导致目标产物纯度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上述需求。本申请通过对体系pH值参数的调整实现了对反应物的有效纯化以及目标产物的生成,在提高了产物纯度的同时大大的简化了反应流程,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原料易得,得到的产物性均匀性良好,纯度可达99.99%,适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很明显的经济效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氧化铜加入至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纯水和硫酸,并加热至氧化铜溶解完全,再经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0009]S2、向步骤S1中所得的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并加入氨水调整pH值至3.4

4.0,充分搅拌后,经静置、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整pH值>4.5,充分搅拌后,静置至
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沉淀物、烘干处理,得到高纯氢氧化铜;
[0010]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高纯氢氧化铜加入至磷酸中,同时加入适量的纯水稀释,再加热至120

140℃,在搅拌条件下保温反应2

5h,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将收集的滤液在60

80℃下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铜结晶;
[0011]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磷酸二氢铜结晶进行煅烧处理,即得高纯度偏磷酸铜。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3]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原理如下:
[0014]步骤S1中,采用硫酸将氧化铜溶解完全;
[0015]步骤S2中,首先采用氨水调节体系pH值至3.4

4.0,并加入双氧水,可将体系中Fe、Co、Cr、Mn金属离子杂质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从而实现了除去金属杂质的目的;然后在加入氨水调节体系pH值>4.5,沉淀得到高纯氢氧化铜Cu(OH)2;
[0016]步骤S3中,将高纯氢氧化铜加入至磷酸中,控制反应温度使其充分反应,再对反应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蒸发结晶得到蓝色磷酸二氢铜结晶(Cu(H2PO4)2);
[0017]步骤S4中,将得磷酸二氢铜结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高纯度偏磷酸铜Cu(PO3)2。
[0018]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氧化铜为工业级氧化铜,氧化铜与加入硫酸的物质量比为1:(1.1

1.2),加热温度为50

60℃。
[0019]采用工业级氧化铜粉末作为铜源,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加入的纯水的量以完全浸没氧化铜为宜,并控制加入的硫酸过量,以保证氧化铜溶解完全。
[0020]具体地,所述步骤S2中,向滤液中加入的双氧水与氧化铜的物质量比为(0.12

0.125):1。
[0021]通过加入双氧水,然后再通过对体系的pH值进行调控,首先将除Cu外的Fe、Co、Cr、Mn金属离子杂质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从而实现了除去金属杂质的目的,然后再调整体系的pH值,沉淀得到高纯氢氧化铜Cu(OH)2。
[0022]具体地,所述步骤S2中,加入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为5

10%。
[0023]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磷酸为质量分数为85%的电子级磷酸,高纯氢氧化铜与电子级磷酸的物质量比为1:(2.1

2.2)。
[0024]控制加入的电子级磷酸过量,使高纯氢氧化铜与磷酸充分反应。
[0025]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加适量的纯水稀释搅拌均匀至体系的质量浓度为45

50%。
[0026]具体地,所述步骤S4中,煅烧温度为1450

1650℃,保温3

6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0027]通过对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进行设置,避免产生焦磷酸铜副产物,保证了最终生产的偏磷酸铜的纯度。
[0028]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各原料用量的精确计算,并对反应条件进行精确控制,最终制备出高纯偏磷酸铜。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利用普通的工业级原材料作为反应物,通过对体系的pH值进行调控,操作简单,能有效实现除去金属杂质的目的,再经沉淀得到合格的高纯原材料氢氧化铜;将高纯氢氧化铜加入至磷酸中反应,经蒸发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铜,再进行高
温煅烧,得到偏磷酸铜;
[0031]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原料易得,得到的产物性均匀性良好,纯度可达99.99%,适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很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3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图1为实施例1中制得的偏磷酸铜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氧化铜加入至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纯水和硫酸,并加热至氧化铜溶解完全,再经冷却、过滤,收集滤液;S2、向步骤S1中所得的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并加入氨水调整pH值至3.4

4.0,充分搅拌后,经静置、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整pH值>4.5,充分搅拌后,静置至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沉淀物、烘干处理,得到高纯氢氧化铜;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高纯氢氧化铜加入至磷酸中,同时加入适量的纯水稀释,再加热至120

140℃,在搅拌条件下保温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将收集的滤液在60

80℃下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铜结晶;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磷酸二氢铜结晶进行煅烧处理,即得高纯度偏磷酸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偏磷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氧化铜为工业级氧化铜,氧化铜与加入硫酸的物质量比为1:(1.1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明升程龙姜朋飞徐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