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64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通过渗水管收集隧道外部岩土中渗出的水,然后汇集于集水暗管中,然后通过集水暗管汇聚于两侧的集水弯管,最后通过集水弯管汇集于排水地沟中,然后通过排水装置将排水地沟中的积水排出隧道,以到达主动排水的目的;同时,由于集水暗管和渗水管是可拆卸连通的,且集水暗管与集水弯管也是可拆卸连通的,故当集水暗管出现堵塞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集水暗管拆卸下来,然后对集水暗管进行疏通即可,从而非常轻松的对集水弯管进行疏通。管进行疏通。管进行疏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隧道的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隧道工程中,隧道的弧形顶壁内均埋设有横向排水通道,隧道的地基内开设有纵向排水通道;横向排水通道用于接收隧道上方岩土渗透的积水,并将这些积水汇聚到纵向排水通道中,然后通过排水设施将纵向排水通道中的水排出。
[0003]而岩土中渗透的积水中存在的细颗粒很容易导致横向排水通道出现堵塞,一旦出现堵塞,就需要及时找到堵塞的横向排水通道,并进行疏通,否则会导致隧道内积水排出不畅,进而引发隧道内涝,给行车安全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0004]但现有的隧道排水结构中,横向排水通道均是固定埋设于隧道的衬砌内,故工作人员难以对横向排水通道进行疏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隧道排水结构中,工作人员解决难以对横向排水通道进行疏通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包括支护层、衬砌层和地基层;所述支护层和所述衬砌层均呈拱形,且所述支护层位于所述衬砌层的外部;所述地基层位于所述衬砌层的下方;所述衬砌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地基层的一侧,所述衬砌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地基层的另一侧;所述地基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护层;所述衬砌层沿隧道长度方向每隔预设长度开设有容腔槽;所述地基层的两侧分别开设有2个排水地沟;所述地基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集水弯管;所述排水地沟和所述集水弯管一一对应;所述集水弯管连通于对应的所述排水地沟;所述支护层于所述容腔槽处嵌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支护层外,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容腔槽内;所述容腔槽内设置有呈弧形的集水暗管;所述集水暗管与所述渗水管可拆卸连通;所述集水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通于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弯管,所述集水暗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于另一个所述集水弯管。
[0007]优选的,所述集水弯管设置有测速组件;所述测速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转轮、叶片和转速传感器;所述集水弯管包括彼此连通的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连通于所述排水地沟;所述竖直段连通于所述集水暗管;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穿设于所述竖直段;所述转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轮;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出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转轴的转速。
[0008]优选的,还包括处理器、显示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测速组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
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转速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转速数据发送至所述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所述显示器均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转速数据通过所述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
[0009]优选的,所述竖直段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地基层,并位于所述容腔槽内;所述竖直段的伸出于所述地基层的一端形成有包容罩;所述包容罩和所述竖直段的内部贯通,且所述包容罩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穿设连接于所述包容罩;所述转轮部分伸入所述竖直段内。
[0010]优选的,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渗水管沿所述容腔槽依次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管体、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所述集水暗管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同一所述容腔槽内的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一致;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渗水管一一对应;所述渗水管的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嵌入对应的所述进水孔,以使所述集水暗管与所述渗水管可拆卸连通;当所述第二管体嵌入对应的所述进水孔时,所述第一密封圈贴合于所述集水暗管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圈贴合于所述集水暗管的外壁。
[0011]优选的,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套管和传动部件;所述竖直段的顶部管口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垫;所述密封套管通过轴承同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竖直段的顶部,且所述密封套管的顶部高于所述竖直段的顶部;所述密封套管的向上伸出于所述竖直段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集水暗管的两端通过波纹管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管用于配合嵌入所述密封套管;所述传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套管转动,以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环形橡胶垫密封抵接,以使所述集水暗管与所述集水弯管可拆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二转轴、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和第一十字螺帽;所述传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容腔槽;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外壁;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所述竖直段的中轴线;所述第三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所述密封套管的外壁同轴连接有外齿圈;所述齿轮和所述外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的远离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一十字螺帽。
[0013]优选的,所述集水暗管还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进气盖,所述进气盖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所述渗水管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端的管口的封闭组件;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高压气源,以疏通所述集水暗管。
[0014]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第四转轴、槽轮、拉索、密封盖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导向套管、锁止片和第二十字螺帽;所述导向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且与所述第二管体共中轴线;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导向套管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管体内壁设置有内环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环圈,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
述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用于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口密封抵接,以密封隔绝所述集水暗管和所述渗水管;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且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垂直于所述第二管体的中轴线;所述第二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远离所述支护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共中轴线;所述第四转轴活动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所述第四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二管体的中轴线;所述槽轮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转轴,且所述槽轮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所述拉索的一端绕设于所述槽轮,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导向套管,并最终连接于所述密封盖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槽轮,所述第二弹簧使所述槽轮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二支杆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所述锁止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锁止片均匀环绕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且多个所述锁止片均平行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层、衬砌层和地基层;所述支护层和所述衬砌层均呈拱形,且所述支护层位于所述衬砌层的外部;所述地基层位于所述衬砌层的下方;所述衬砌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地基层的一侧,所述衬砌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地基层的另一侧;所述地基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护层;所述衬砌层沿隧道长度方向每隔预设长度开设有容腔槽;所述地基层的两侧分别开设有2个排水地沟;所述地基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2个集水弯管;所述排水地沟和所述集水弯管一一对应;所述集水弯管连通于对应的所述排水地沟;所述支护层于所述容腔槽处嵌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支护层外,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容腔槽内;所述容腔槽内设置有呈弧形的集水暗管;所述集水暗管与所述渗水管可拆卸连通;所述集水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通于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弯管,所述集水暗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于另一个所述集水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弯管设置有测速组件;所述测速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转轮、叶片和转速传感器;所述集水弯管包括彼此连通的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连通于所述排水地沟;所述竖直段连通于所述集水暗管;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穿设于所述竖直段;所述转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轮;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出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转轴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显示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测速组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转速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转速数据发送至所述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所述显示器均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转速数据通过所述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地基层,并位于所述容腔槽内;所述竖直段的伸出于所述地基层的一端形成有包容罩;所述包容罩和所述竖直段的内部贯通,且所述包容罩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穿设连接于所述包容罩;所述转轮部分伸入所述竖直段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渗水管沿所述容腔槽依次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管体、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所述集水暗管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与同一所述容腔槽内的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一致;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渗水管一一对应;所述渗水管的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嵌入对应的所述进水孔,以使所述集水暗管与所述渗水管可拆卸连通;当所述第二管体嵌入对应的所述进水孔时,所述第一密封圈贴合于所述集水暗管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圈贴合于所述集水暗管的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主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套管和传动部件;所述竖直段的顶部管口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垫;所述密封套管通过轴承同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竖直段的顶部,且所述密封套管的顶部高于所述竖直段的顶部;所述密封套管的向上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斌崔德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