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136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的领域,隧道环向排水系统设置于隧道的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之间,包括若干环向设置于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用于对渗水进行引导的透水管,以及设置于隧道底部用于对透水管内的水进行富集和排出的引水管;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管外罩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初期支护层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排水效果的优点。本申请具有提高排水效果的优点。本申请具有提高排水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山体中,通过铺设铁路或者公路供车辆通行的建筑物,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减小了不利地理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以及隧道内设备的正常运转,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布设在隧道施工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隧道环向排水系统是隧道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相关技术中,隧道一般包括内部的初期支护层和设置在初期支护层外的二次衬砌层,二次衬砌层形成隧道的拱墙,环向排水系统一般包括设置于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之间的透水管以及埋设在拱墙底部的引水盲管,隧道中设置有与引水盲管连通的泄水管;透水管的外壁上设置透水孔,透水管可以将渗入的水引入盲管中,并通过引水盲管导入泄水管中排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布设透水管,在砌筑二次衬砌层时,透水管会受到水泥砂浆的挤压发生变形,影响透水管的渗水引水效果,从而对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排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设置于隧道的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之间,包括若干环向设置于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用于对渗水进行引导的透水管,以及设置于隧道底部用于对透水管内的水进行富集和排出的引水管;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管外罩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初期支护层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隧道初期支护层的施工缝渗入时,透水管可以对渗入的水进行引导,将渗入的水导入引水管中排出;在浇筑二次衬砌层时,防护罩可以对透水管进行防护,减小由于水泥砂浆的挤压透水管发生变形的可能,从而提高透水管的渗水引水效果,进而提高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初期支护层上沿透水管的布设方向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透水管嵌设于定位槽中。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可以将透水管限制在初期支护层的施工缝或者漏水比较严重的部位,从而提高透水管的引水排水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定位槽内垫设有吸水透水的材质制成透水层,所述透水管与透水层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层可以对渗入的水进行引导,提高透水管的引水排
水效果;透水层还可以对透水管起到支撑作用,减小初期支护层与透水管抵接处对透水管上透水孔的堵塞,提高透水管渗水排水的流畅度;此外,透水孔还可以对渗入的水进行过滤,减小泥沙对透水管上透水孔的堵塞,进一步提高透水管排水的流畅度。
[0012]可选的,所述防护罩与透水管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透水管与防护罩之间存在间距且与弹性件弹性抵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管与防护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并通过弹性件的推动与透水层抵紧,当渗入的水水压过大时,透水层吸水膨胀,并且在水压的推动下透水管朝向远离定位槽的方向发生偏移,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由于透水管与初期支护层抵靠过紧,导致水压过大对支护层的损伤;排水结束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透水管与透水层抵紧,既有利于透水管的固定,还可以挤压透水层将透水层内残留的水排干。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弹性件,既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降低由于透水管与初期支护层抵靠过紧,导致水压过大对初期支护层造成的损伤,还可以对透水管进行固定,提高透水管的稳定性,此外,便于将透水层内残留的水排干,保证下一次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4]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的安装筒,穿设于安装筒中且与安装筒滑移配合的安装杆,设置于安装杆远离安装筒一端用于抵紧透水管的按压板,以及设置于安装筒内用于推动安装杆朝向透水管方向滑移的弹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渗入的水水压过大时,透水层吸水膨胀,并且在水压的推动下透水管朝向远离定位槽的方向发生偏移,安装杆朝向安装筒内滑移,弹簧收缩;排水结束后,在弹簧推力的作用下,安装杆朝向安装筒外滑移,按压板推动透水管朝向定位槽内滑移。通过设置安装筒、安装杆和按压板,提高透水管位移的流畅度。
[0016]可选的,所述按压板朝向透水管的一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透水管被限制在按压板与定位槽形成的空间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透水管在定位槽内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杆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嵌设于限位槽中且与限位槽滑移配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相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块可以对安装杆的滑移进行限制和引导,提高安装杆滑移的稳定性和流畅度;此外,还可以限制安装杆转动,使按压板的弧面始终与透水管对应,提高透水管的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安装筒远离防护罩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限位槽穿透安装筒的开口端;所述安装筒上螺接有用于封闭安装筒开口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通槽,所述安装孔和通槽排布成的形状与安装杆和限位块排布成的形状适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按压板进行更换时,旋拧盖体将盖体筒安装筒上拆下,向外拉动安装杆将安装杆从安装筒内拉出,然后转动安装杆,使限位块与通槽位置对应,向外拉动安装杆将安装杆从盖体上拆下,对安装杆和按压板进行整体的更换,将安装杆上的限位块与通槽对应插入盖体内,然后使限位块与定位槽对应,将安装杆插入安装筒内,然后旋拧盖体完成安装杆在安装筒内的固定。通过设置盖体并在盖体上设置通槽,提高对安装杆和按压板整体进行更换的便捷性。
[0022]可选的,所述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铺设有引水层,所述引水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层,所述引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引水层和防水层两端包
裹于引水管外。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层可以在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便于将初期支护层上不同位置渗入的水导入引水管中;防水层可以对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进行隔离,阻止水渗入二次衬砌层内;通过设置引水层和防水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隧道的防水排水效果。
[0024]可选的,所述隧道底部位于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设置有管座,所述管座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引水管位于集水槽中。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透水管以及引水层引入水的水大部分进入引水管中并排除,部分渗水会在集水槽中富集,并通过引水管外壁的透水孔进入引水管内排出。通过设置集水槽,可以对水进行富集,使水顺利渗入引水管中,阻止水的外溢。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防护罩,在浇筑二次衬砌层时,可以对透水管进行防护,减小由于水泥砂浆的挤压透水管发生变形的可能,从而提高透水管的渗水引水效果,进而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设置于隧道(1)的初期支护层(10)和二次衬砌层(11)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环向设置于初期支护层(10)与二次衬砌层(11)之间用于对渗水进行引导的透水管(4),以及设置于隧道(1)底部用于对透水管(4)内的水进行富集和排出的引水管(5);所述透水管(4)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管(4)外罩设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与初期支护层(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层(10)上沿透水管(4)的布设方向设置有定位槽(100),所述透水管(4)嵌设于定位槽(10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0)内垫设有吸水透水的材质制成透水层(101),所述透水管(4)与透水层(10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7)与透水管(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透水管(4)与防护罩(7)之间存在间距且与弹性件(8)弹性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包括一端与防护罩(7)固定连接的安装筒(80),穿设于安装筒(80)中且与安装筒(80)滑移配合的安装杆(81),设置于安装杆(81)远离安装筒(80)一端用于抵紧透水管(4)的按压板(82),以及设置于安装筒(80)内用于推动安装杆(81)朝向透水管(4)方向滑移的弹簧(8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耀方张中元林纪涛张海龙岳凌峰窦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