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9342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于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中草药粗粉碎,便于中草药原料发酵时接触面积增大,而且减少原料粉碎过程中损失;将粗粉碎后的原料分别在复合菌液A中进行一次发酵,复合菌液B中进行二次发酵。两次发酵的过程利用菌种对原料进行破壁,将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充分分解析出,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中药多糖成分促进各发酵菌种的增长,各种抑菌成分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中药原液的药效,便于使用者吸收。通过对获得的中药原渣进行物理破壁后提纯的方式,再一次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获取,不仅提高了药用成分的含量,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药效与普通炮制方法相比可提高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炮制
,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大量繁殖,同时中药又能因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而发生药物活性转化,原有结构可以转化为活性更强、毒性更低、生物利用度更高的新的化学成分,微生物与中药发酵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药效。与传统中草药化学和物理炮制方法相比,中草药发酵法能提高某些难以被直接利用成分的利用率,改变药物活性,缩短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药物适应症。
[0003]相关技术公开的多是直接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进而获得中药浸膏或者中药液的产品。该种处理方法获得的产品在存放过程中常需要添加大量防腐剂才能保持产品稳定不霉变,因而容易使后续使用的环境造成污染或是对使用者造成机体副作用的影响。
[0004]相关技术公开了直接对各种原料进行粉碎,利用乙醇进行提取后获得的产品,该种方法简单,但是其具有药效成分含有量以及药效应用是否完整的问题。
[0005]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是通过发酵菌发酵中药提取物制备而成。其包括将发酵菌按照不同菌种分别经斜面划线活化后,于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扩大培养;扩大培养分两级,一级使用250ml三角瓶,二级为5L三角瓶,培养一段时间;于发酵罐中将中药提取物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MRS液体培养基;经过步骤S3后的培养基经过高温灭菌后冷却;在冷却后的上述中药培养基中接种步骤S2扩大培养的三种菌种;经过48小时发酵混合培养后每日测定pH值,出罐包装。该种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与发酵菌剂混合后,加入培养基中进行处理。虽然一般菌种接种时都会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处理,但是其在接种过程中依然会导致培养基污染以及后续培养过程的污染的情况发生,且整体制备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选取中草药原料粗碎后,经复合菌液A进行一次发酵,经复合菌液B进行二次发酵后,获得中药原液和中药原渣;
[0009]将所述中药原渣干燥、破壁、加入溶剂进行提取处理,获得原渣提取物;
[0010]将上述中药原液和原渣提取物混合、灭菌。
[0011]上述对中药原渣的破壁采用超细打粉的方式,便于进行溶剂提取处理。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复合菌液A包括酵母菌属菌液、双歧杆菌属菌液和芽孢杆菌属菌
液的混合液;
[0013]所述酵母菌属菌液、双歧杆菌属菌液和芽孢杆菌属菌液的体积比为1:0.3

0.8:0.1

0.5;
[0014]所述复合菌液A的含菌量为104‑
108cfu/mL。
[0015]作为优选地,所述酵母菌属菌液为酿酒酵母菌菌液和/或啤酒酵母菌菌液;
[0016]所述双歧杆菌属菌液为长双歧杆菌菌液和/或短双歧杆菌菌液;
[0017]所述芽孢杆菌属菌液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液、硫胺素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蜡样芽胞杆菌菌液和假单胞菌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作为优选地,所述复合菌液B包括乳杆菌属菌液和球菌属菌液的混合液;
[0019]所述乳杆菌属菌液和球菌属菌液的体积比为0.5

1.2:1;
[0020]所述复合菌液B的含菌量为104‑
108cfu/mL。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乳杆菌属菌液包括植物乳杆菌菌液、嗜酸乳杆菌菌液、乳双歧杆菌菌液、青春双歧杆菌菌液和婴儿双歧杆菌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所述球菌属菌液包括粪肠球菌菌液。
[0023]作为优选地,所述一次发酵的时长12

24h,发酵温度为35

38摄氏度;
[0024]所述二次发酵的时长18

28h,发酵温度为35

38摄氏度。
[0025]作为优选地,所述破壁包括进行超细打粉,粉末粒径为200

1000目。
[0026]作为优选地,所述提取处理时的溶剂包括乙醇、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三乙醇胺和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草药原料进行粗粉碎,不仅便于中草药原料发酵时接触面积增大,而且减少原料粉碎过程中的损失;将粗粉碎后的原料分别在复合菌液A中进行一次发酵,复合菌液B中进行二次发酵,通过两次发酵的过程,利用菌种对原料进行破壁,将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充分的分解析出,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中药多糖成分可促进各发酵菌种的增长,中药各种抑菌成分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中药原液的药效,便于使用者的吸收。
[0029]该处理方法通过对获得的中药原渣进行物理破壁后提纯的方式,再一次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获取,不仅提高了药用成分的含量,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
[0030]该工艺通过将中药原液和原渣提取物混合后获得产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有效成分含量,而且药效与普通炮制方法相比可提高10

20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所用试剂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使用:
[0034]复合菌液A:酿酒酵母菌菌液:长双歧杆菌菌液: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液=1:0.3:0.1。含菌量为104cfu/mL。
[0035]复合菌液B:植物乳杆菌菌液:粪肠球菌菌液=0.5:1。含菌量为108cfu/mL。
[0036]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选取中草药原料粗碎后,经复合菌液A,在35摄氏度下进行一次发酵12小时,经复合菌液B,在38摄氏度下进行二次发酵18小时后,获得中药原液和中药原渣;
[0038]将所述中药原渣干燥、超细打粉破壁、过200目滤筛,加入乙醇进行提取处理,获得原渣提取物;
[0039]将上述中药原液和原渣提取物混合、灭菌。
[0040]实施例2:
[00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使用:
[0042]复合菌液A:啤酒酵母菌菌液:短双歧杆菌菌液:硫胺素芽孢杆菌菌液=1:0.8:0.5。含菌量为108cfu/mL。
[0043]复合菌液B:嗜酸乳杆菌菌液:粪肠球菌菌液=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中草药原料粗碎后,经复合菌液A进行一次发酵,经复合菌液B进行二次发酵后,获得中药原液和中药原渣;将所述中药原渣干燥、破壁、加入溶剂进行提取处理,获得原渣提取物;将上述中药原液和原渣提取物混合、灭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液A包括酵母菌属菌液、双歧杆菌属菌液和芽孢杆菌属菌液的混合液;所述酵母菌属菌液、双歧杆菌属菌液和芽孢杆菌属菌液的体积比为1:0.3

0.8:0.1

0.5;所述复合菌液A的含菌量为104‑
108cfu/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属菌液为酿酒酵母菌菌液和/或啤酒酵母菌菌液;所述双歧杆菌属菌液为长双歧杆菌菌液和/或短双歧杆菌菌液;所述芽孢杆菌属菌液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液、硫胺素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蜡样芽胞杆菌菌液和假单胞菌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原料双破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液B包括乳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玲娴侯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