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相关
,特别是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是生活中常用的坐具。座椅通常包括靠背、扶手等。现有技术中的座椅通常结构及功能较为单一,其无法相应调整状态,降低了使用舒适性。
[0003]为了提高躺坐时的舒适性,有一些座椅能够调整为零重力状态,如中国专利CN213157432U揭示的一种按摩椅滑道式零重力结构,可实现零重力的效果,提高人们按摩舒适性,从而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按摩放松效果;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可对按摩椅进行零重力姿势和站立姿势的切换。这种调整方式的调整角度范围较小,不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且无法改变腿部支撑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主体支架的调整角度较大、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分别独立地调整座椅主体支架的角度及腿部支撑方式而不发生干涉、方便用户使用的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包括两个固定底座、分别与两个固定底座的顶端转动连接的两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包括两个固定底座、分别与两个固定底座的顶端转动连接的两个座椅主体支架、分别与座椅主体支架的一端呈角度连接的两个靠背支撑架、分别与座椅主体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的两个腿部伸缩支撑架、一个腿部伸缩驱动单元及一个角度调节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从完全回缩运动至完全伸出时,所述靠背支撑架的移动角为夹角A,所述夹角A为35
‑
55度,座椅主体支架的移动角为夹角B,所述夹角B为35
‑
55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为44度,所述夹角B为44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完全回缩时,所述靠背支撑架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夹角为60
‑
70度,所述座椅主体支架相对水平面的第三夹角为5
‑
15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完全伸出时,所述靠背支撑架相对水平面的第四夹角为15
‑
25度,所述座椅主体支架相对水平面的第五夹角为50
‑
60度。5.如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支架大致成L型,其具有用于安装靠背支撑架的第一端,和用于安装腿部伸缩支撑架的第二端,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尧,李龙,杨利明,叶琦琦,沈斌,陶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