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04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包括有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弹性部,弹性部呈中心对称结构,弹性部被设置为由对称中心大圆弧线以直线连接到两端的小圆弧线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弹性部的外围的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性金属薄片,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加工,通过弹性部结构的对应设置,可有效应用于低阻抗测试环境下的高速信号传输,满足弹性金属薄片在特定应用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并能有效保证弹性金属薄片的测试稳定性和测试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弹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电子部件模块的制造工序中,往往需要进行导通检测和动作特性检查等过程,这通常需要使用弹性金属薄片将电子部件模块的主体基板与FPC接触电极对应连接,或者将基板的电极部与检测装置对应连接,进而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
[0003]通常情况下,常用的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具有能够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触头,以及一对触头之间连接的弹性部。弹性金属薄片结构通过弹性部确保触头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针对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0004]目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的弹性部多由直线部和弯曲部交替连接组成,而且,为了更好地发挥弹性部的弹簧特性,上述弹性部往往设置有不止两个弯曲部,这使得弹性部的实际导通长度较长,导致信号在弹性金属薄片中传输的路径变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衰减严重、信号质量变差的风险,无法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使用要求。此外,上述现有弹性金属薄片结构的导通电阻较大,会严重限制高速信号的传输速度,无法有效适用于高速信号的测试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可有效实现弹性金属薄片工作时两接触部与对应部件的抵紧,提升弹性金属薄片抵接连通的可靠性,并可靠实现弹性金属薄片在低阻抗、高速信号传输环境下的测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包括有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弹性部,弹性部呈中心对称结构,弹性部被设置为由对称中心大圆弧线以直线连接到两端的小圆弧线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弹性部的外围的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上。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呈类似M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呈C形结构,第二弯曲部呈倒C形结构,第三弯曲部呈C形结构,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以直线连接,直线和第一弯曲部相切;第二弯曲部与第三弯曲部之间以直接连接,直线和第三弯曲部相切。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中心间隔0.1

10mm。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包括1

3个弹性片,相邻两弹性片之间以弹片间隙隔开。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片的宽度为0.05

0.2mm,所述弹片间隙的宽度为0.05

0.2mm。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在纵向上的可压缩量为0.2

0.8mm。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的厚度为0.05

0.2mm。
[001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的导通路径的最小横截面积位于所述弹性部。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7](1)本技术的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其包括对应设置的两接触部和将两接触部对应连通的弹性部,通过对应设置弹性部的结构、有效横截面积、弹性部中弹性片的数量与宽度等,可以有效降低弹性部的导通电阻,保证两接触部与对应部件的可靠连通,提升了弹性金属薄片测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了弹性金属薄片在低阻抗、高速信号传输环境下的应用;
[0018](2)本技术的弹性金属薄片,其通过将弹性部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彼此分隔的弹性片,利用弹性片数量、宽度、弹片间隙宽度等参数与弹性金属薄片长度、厚度的匹配设置,有效实现了弹性部实际导通横截面积和形变能力的对应调节,即实现了弹性金属薄片实际导通电阻和两接触部与对应部件抵接作用力的对应调节,保证了弹性金属薄片针尖、针尾与相应部件抵接连通的可靠性,为弹性金属薄片在高速信号传输环境下的可靠应用提供了条件;
[0019](3)本技术的弹性金属薄片,其通过将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接触部纵向背离针尖的位置,使得来自针尖的作用力可以沿纵向快速传递到弹性部上,减小针尖受力时的径向变形量,避免针尖的变形,进一步提升了弹性金属薄片应用时的稳定性;
[0020](4)本技术的弹性金属薄片,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加工,通过弹性部结构的对应设置,可有效应用于低阻抗测试环境下的高速信号传输,满足弹性金属薄片在特定应用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并能有效保证弹性金属薄片的测试稳定性和测试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00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6]附图标识说明:
[0027]10、第一接触部
ꢀꢀꢀꢀꢀꢀꢀꢀꢀꢀꢀꢀꢀꢀꢀꢀ
101、针尖
[0028]20、第二接触部
ꢀꢀꢀꢀꢀꢀꢀꢀꢀꢀꢀꢀꢀꢀꢀꢀ
201、针尾
[0029]30、弹性部
ꢀꢀꢀꢀꢀꢀꢀꢀꢀꢀꢀꢀꢀꢀꢀꢀꢀꢀꢀꢀ
301、弹性片
[0030]302、弹片间隙
ꢀꢀꢀꢀꢀꢀꢀꢀꢀꢀꢀꢀꢀꢀꢀꢀꢀ
31、第一弯曲部
[0031]32、第二弯曲部
ꢀꢀꢀꢀꢀꢀꢀꢀꢀꢀꢀꢀꢀꢀꢀꢀ
33、第三弯曲部
[0032]W1、弹片宽度
ꢀꢀꢀꢀꢀꢀꢀꢀꢀꢀꢀꢀꢀꢀꢀꢀꢀꢀ
W2、间隙宽度
[0033]O1、第一曲率中心
ꢀꢀꢀꢀꢀꢀꢀꢀꢀꢀꢀꢀꢀꢀ
O2、第二曲率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10和第二接触部20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部10和第二接触部20之间的弹性部30。
[0035]该第一接触部10和第二接触部20可沿着如图2中所示的竖向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上述竖向方向也即是弹性金属薄片的长度方向,记其为弹性金属薄片的纵向;相应地,如图2中所示的水平方向为弹性金属薄片的宽度方向,记其为弹性金属薄片的横向。
[0036]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金属薄片为一体成型的扁平状结构,各部分的厚度优选相等。同时,第一接触部10优选为呈“L形”的板状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弹性部,弹性部呈中心对称结构,弹性部被设置为由对称中心大圆弧线以直线连接到两端的小圆弧线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弹性部的外围的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呈类似M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呈C形结构,第二弯曲部呈倒C形结构,第三弯曲部呈C形结构,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以直线连接,直线和第一弯曲部相切;第二弯曲部与第三弯曲部之间以直接连接,直线和第三弯曲部相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金属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中心间隔0.1

10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