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95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部及自后端部两侧向前延伸的第一、第二侧端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与第一、第二侧端部抵靠的两侧面及连接两侧面的上、下表面;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由第一、第二侧端部及遮蔽壳体的上、下表面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第二侧端部是由塑胶材料制成,便于控制其精度,提高了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与对接连接器稳定插接 的电连接器。背景4支术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01年12月12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第CN 2465348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 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部及 自后端部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若干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收 容槽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遮蔽壳体的末端与绝缘本体 的后端部固持,遮蔽壳体的前端位于舌板的周围以形成一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 接框口,所述对接框口完全由遮蔽壳体形成。通常,业界为了使连接器具有较 好的屏蔽性能,遮蔽壳体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然而,金属材质的遮蔽壳体在冲 压过程中,难以保证遮蔽壳体各尺寸的精度,进而导致由金属遮蔽壳体限制的 对接框口的尺寸精度较低,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难以保证两者的配合精度。另, 仅仅通过绝缘本体的后端部与遮蔽壳体的末端相固持,由于两者的接触面积较 小,也影响了电连接器的装配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部、自后端部延伸的第一侧端部、第二侧端部及自后端部延伸且位于第一、第二侧端部之间的第一、第二舌板,所述第一、第二侧端部之间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第二舌板延伸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第一舌板内,其包括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与第一、第二侧端部抵靠的两侧面及连接两侧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由第一、第二侧端部及遮蔽壳体上、下表面共同围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作锦肖学源赵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