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及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茶发花
,具体为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叶种晒青茶是以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和日光干燥而制成的绿茶。大叶种茶中的有机化合物成分丰富,且含量远高于中小叶种,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总儿茶素含量较高。因此,大叶种晒青茶一般苦涩味较重、收敛性强,香气清香带日晒味,作为绿茶很少直接饮用,主要用来作普洱茶原料。
[0003]发花是茯茶特有的加工工艺,也是形成茯茶独特品质风味和药理功效的关键。发花的实质是通过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促使微生物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生长繁殖,并产生形似米兰花的金黄色闭囊壳,色泽金黄艳丽,俗称“金花”。冠突散囊菌具有改善茶叶粗老味,提高茶叶品质及生物活性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益生菌。现有的散茶发花一般以中小叶种茶叶为原料,通过对散茶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进行发花,这种发花方法需要事先培养大量的菌种并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部的内侧套接有行进调节机构(4),且底座(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L板(2)和第二成型L板(3),所述第一成型L板(2)与第二成型L板(3)的相互卡接,所述行进调节机构(4)顶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成型L板(2)一侧的侧面和第二成型L板(3)一侧的侧面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内侧分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套接有磁性板(9)和第一加强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L板(3)与第一成型L板(2)均为L型结构,且第二成型L板(3)的底面与第一成型L板(2)的底面均与底座(1)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二成型L板(3)的顶面与第一成型L板(2)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成型L板(3)与第一成型L板(2)均采用铁质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调节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旋转轴(41),且旋转轴(41)中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传齿轮(42),所述传齿轮(42)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曲形齿板(44),所述旋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抱闸步进电机(43),所述抱闸步进电机(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且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曲形齿板(44)的一端均贯穿底座(1)并分别与第二成型L板(3)一侧的侧面和第一成型L板(2)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7),且第二限位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球体(71),且球体(71)中部的内侧开设有十字形槽(73),且球体(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一端与旋转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花晒青散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71)的一侧设置有防动部件(8),且防动部件(8)的内部包括有电动推杆(81),且电动推杆(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83),所述顶杆(83)的一端能与十字形槽(73)的一侧对齐,所述电动推杆(8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板(82),且支撑板(82)固定套接在底座(1)一侧的内部,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静,刘本英,杨阳,李健权,卢凤美,伍岗,郑红发,陈雷,叶升涛,刘振,黄浩,杨培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