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854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异形钢管柱,所述异形钢管柱通过分段加工组装而成,钢管柱的侧壁上开设数个观察孔,钢管柱转角处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分别开设有溢浆孔和注浆孔,所述溢浆孔位于注浆孔的上方。所述钢管柱转角处存在三角空腔区域,所述溢浆孔和注浆孔开设在三角形空腔的斜边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异形钢管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加快钢管混凝土内的浇筑速度,而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难、浇筑慢的施工难题,提高了其内部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密实。并且浇筑后无需对溢浆观察孔进行焊接封堵。进行焊接封堵。进行焊接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法属于钢管柱混凝土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有通过开设灌浆孔进行钢管柱侧灌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艺技术。钢管柱侧灌混凝土施工是一种通过在钢管柱侧壁开设灌浆孔,通过泵送混凝土完成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钢管柱侧灌混凝土的工艺流程为:侧灌节点工厂预制

楼承板施工完成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封堵板焊接

焊后处理。[宋理志,熊齐,杨旭,等.框筒体系钢管柱侧灌工艺的实践与创新[J].建筑施工.2021(02):188

190.][0003]异形钢管柱在内部转角处钢板密集,若采用侧灌混凝土方式则存在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浇筑质量难以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在侧灌混凝土工艺中由于通过灌浆孔进行泵送混凝土,所以需对灌浆孔进行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封堵板对其进行焊接。为保证钢管柱的整体质量,在焊接前需清除焊处不利于焊接物体,焊接时需采取预热措施、温度控制措施及保温措施。焊接完成后,为保证焊缝外观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打磨处理;为确保焊缝质量合格,需对封堵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测。因此使得此类工艺对焊接施工有极高的施工质量要求,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能够确保钢管柱转角处的混凝土浇筑密实,并无需对灌浆孔进行焊接封堵。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所述异形钢管柱通过分段加工组装而成,钢管柱的侧壁上开设数个观察孔,钢管柱转角处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分别开设有溢浆孔和注浆孔,所述溢浆孔位于注浆孔的上方。
[0007]进一步,所述钢管柱转角处存在三角空腔区域A,所述溢浆孔和注浆孔开设在三角形空腔的斜边钢板上。
[0008]进一步,所述溢浆孔的直径为50mm,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100mm。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对上述异形钢管柱在钢管柱转角处进行分段加工组装,确保混凝土泵管可直接从钢管柱上端分段处伸入钢管柱内;
[0011]S2、在钢管柱转角处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开设溢浆孔和位于溢浆孔下方的注浆孔;
[0012]S3、通过混凝土泵管伸入钢管柱内,从钢管柱上端进行混凝土浇筑;
[0013]S4、通过压力灌浆机从转角处的注浆孔内注入灌浆料,当灌浆料从溢浆孔向外溢出后停止灌浆;
[0014]S5、进行钢管柱混凝土质量检测。
[0015]进一步,在步骤S2中,钢管柱转角连接处存在三角空腔区域A,所述溢浆观察孔开设在三角形空腔的斜边钢板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段加工组装,泵管直接伸入浇筑,可加快钢管混凝土内的浇筑速度,而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难、浇筑慢的施工难题,提高了其内部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密实。钢管柱转角连接处位于楼层与钢管柱的梁柱交接区域,由于楼层板周围需浇筑C30混凝土,因此浇筑后无需对溢浆观察孔进行焊接封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沿图1中A

A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结合图1所示,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异形钢管柱1,所述异形钢管柱1通过分段加工组装而成,钢管柱的侧壁上开设数个观察孔2,钢管柱转角处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分别开设有溢浆孔3和注浆孔4,所述溢浆孔3位于注浆孔4的上方。
[0022]在本实施例中,钢管柱转角处存在三角空腔区域A,所述溢浆孔和注浆孔开设在三角形空腔的斜边钢板上5,所述溢浆孔的直径为50mm,以控制C40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质量,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100mm。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了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对上述异形钢管柱1在钢管柱转角处进行分段加工组装,确保混凝土泵管可直接从钢管柱上端分段处伸入钢管柱内;
[0025]S2、在钢管柱转角处三角形空腔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开设溢浆孔和位于溢浆孔下方的注浆孔;
[0026]S3、通过混凝土泵管伸入异形钢管柱1内,从钢管柱上端进行混凝土浇筑;
[0027]S4、通过压力灌浆机从在三角形空腔A的注浆孔4内注入灌浆料,当灌浆料从溢浆孔3向外溢出后停止灌浆;
[0028]S5、进行钢管柱混凝土质量检测。
[002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段加工组装,确保泵管直接伸入钢管柱内浇筑,可加快钢管混凝土内的浇筑速度,而且操作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难、浇筑慢的施工难题,提高了其内部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密实。参考图1可以看出,钢管柱转角连接处位于楼层与钢管柱的梁柱交接区域,由于楼层板周围需浇筑C30混凝土,因此浇筑后无需对溢浆观察孔进行焊接封堵。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说明,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可轻易想到替换或变化以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异形钢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钢管柱通过分段加工组装而成,钢管柱的侧壁上开设数个观察孔,钢管柱转角处的外部连接钢板上分别开设有溢浆孔和注浆孔,所述溢浆孔位于注浆孔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转角处存在三角空腔区域,所述溢浆孔和注浆孔开设在三角形空腔的斜边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浆孔的直径为50mm,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100mm。4.一种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张文博景一举刘勤威孔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