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支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54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支撑及其施工方法,伺服支撑包括:混凝土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内设有钢骨,所述钢骨的一端通过千斤顶抵接围护体,所述钢骨的另一端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支撑内。施工方法包括上层混凝土支撑施工完后,下层混凝土支撑已部分施工;架设钢骨,钢骨一端抵接当前施工的混凝土支撑上,另一端通过千斤顶抵接围护体;继续浇筑临边区域的混凝土支撑和混凝土围檩;千斤顶进行后续加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伺服支撑及其施工方法,利用在临边混凝土支撑中设置用于支撑的钢骨,提前施加预顶力,解决当前混凝土伺服支撑体系存在加载空白期的问题,有利于伺服支撑体系提前工作,持续保持预顶力,提高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伺服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针对周边土工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混凝土伺服支撑体系因刚度高、整体性好、适用条件广而在很多邻近轨道交通、保护建筑等基坑工程中推广应用。伺服支撑的关键在于伺服系统加载时间,在土方开挖结束后越早加载,控制效果越好。当前为加快支撑端头伺服系统加载时间,在最后临边土方挖除后,通常采用早强或更高等级混凝土浇筑最后一段端头支撑结构,待混凝土强度增长到满足伺服支撑加载最低要求时施加荷载。现有端头结构同普通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的不足在于挖土结束到支撑伺服系统加载,需等待混凝土支撑施工和养护,期间基坑变形发展不受制约。当气温较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缓慢时,挖土结束到支撑伺服系统加载的空白期相应延长,基坑变形控制效果显著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混凝土伺服支撑体系在最后临边土方开挖后,需等待混凝土养护到满足伺服支撑加载最低要求时施加荷载,存在加载空白期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支撑,包括:混凝土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内设有钢骨,所述钢骨的一端通过千斤顶抵接围护体,所述钢骨的另一端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支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端部为T型结构,且所述钢骨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端部为Y型结构,且所述钢骨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千斤顶。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伺服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内设有钢骨,所述钢骨的一端通过千斤顶抵接围护体,所述钢骨的另一端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支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端部为t型结构,且所述钢骨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千斤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喻声郝肇轩王伟杨旭赵强周晓莉汪小林杨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