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84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包括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以及安装在所述进口集合管与出口集合管之间的若干根对流管,每根对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集合管相连通,每根对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集合管相连通,所述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布置,每根对流管由至少一对上下布置的上管和下管连接而成,所述上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布置,所述下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熔盐在停炉时依靠自身重力自动排空,避免炉内积盐发生堵塞导致重大事故,特别在大型燃气熔盐加热炉系统中,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熔盐加热炉,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天然气、页岩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熔盐加热炉中的对流管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领域中,在三聚氰胺行业、轮胎裂解及太阳能蓄热发电行业等,由于工艺要求的加热媒介温度在450℃以上,导热油的特性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工艺要求,而熔盐作为良好的无机热媒,最高可以使用至近500℃,从而广泛应用在这些行业,熔盐加热炉也作为熔盐的加热系统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熔盐在室温下呈现固体状,启动前须预热到142℃以上,即开始熔解为液相,达到240℃左右,可以泵送进系统管道,停炉后必须将系统中的熔盐全部排放回流返回到熔盐槽中,否则随着温度下降,会凝固在炉内及系统管道内,导致设备故障。由于熔盐的这些特殊性,传统适用于导热油和热水加热炉的对流管束,已经不能满足熔盐加热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熔盐加热炉的使用需求,并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包括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以及安装在所述进口集合管与出口集合管之间的若干根对流管,每根对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集合管相连通,每根对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集合管相连通,所述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布置,每根对流管由至少一对上下布置的上管和下管连接而成,所述上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布置,所述下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布置。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相对水平方向倾斜2~5
°
布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相对水平方向倾斜3
°
布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1~3
°
布置,所述下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1~3
°
布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管和下管有2~10对,在所述上管与下管之间设有支撑板。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将进口集合管、出口集合管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布置,每根对流管由至少一对上下布置的上管和下管连接而成,上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布置,下管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布置,这样在工作时,熔盐可以在停炉时依靠自身重力自动排空,避免炉内积盐发生堵塞导致重大事故,特别在大型燃气熔盐加热炉系统中,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0011]本技术上管和下管可采用小口径管,这样比传统的大口径盘管换热系数高,从而提高受热面使用效率。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0013]附图说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图2所示的一种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包括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以及安装在所述进口集合管1与出口集合管2之间的若干根对流管3,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通常均为圆筒形,每根对流管3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集合管1相连通,每根对流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集合管2相连通,工作时,熔盐从进口集合管1进入,流经对流管3后,从出口集合管2流出;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布置,每根对流管3由至少一对上下布置的上管3-1和下管3-2优选通过焊接连接而成,所述上管3-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布置,所述下管3-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布置,上管3-1和下管3-2连接形成V字形。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2~5
°
布置。如图1所示,进口集合管1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α在2~5
°
之间,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β在2~5
°
之间。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3
°
布置。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管3-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1~3
°
布置,所述下管3-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1~3
°
布置。如图2所示,上管3-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θ为1~3
°
,下管3-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角η为1~3
°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管3-1和下管3-2有2~10对,对流管3的数量以及上管3-1和下管3-2的数量可以根据烟气量的大小进行增减,在所述上管3-1与下管3-2之间设有支撑板4,这样的结构更加可靠、牢固。
[0022]经过多个项目测试,本技术可以使熔盐在停炉时依靠自身重力自动排空,避免炉内积盐导致重大事故,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包括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以及安装在所述进口集合管(1)与出口集合管(2)之间的若干根对流管(3),每根对流管(3)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集合管(1)相连通,每根对流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集合管(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布置,每根对流管(3)由至少一对上下布置的上管(3-1)和下管(3-2)连接而成,所述上管(3-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布置,所述下管(3-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排空式对流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集合管(1)、出口集合管(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永和姚宏慧瞿晟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