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82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包括:进风壳,进风壳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开闭门组件,开闭门组件包括:开闭门和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开闭门上,在开闭门运动至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时,弹性密封件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由此,通过将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开闭门上,在开闭门运动至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时,弹性密封件可以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从而可以提升开闭门对第一室内风进口的密封作用,可以保证新风的吸入压力,可以使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更加可靠。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更加可靠。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问题,人们对空调的换新风和空气净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0003]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新风和净化使用同一双向离心风道,对应的进风切换阀门的存在密封性不高的问题,这样无法保证新风的吸入压力,会降低空调器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该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的密封性能较好。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包括:进风壳,所述进风壳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开闭门组件,所述开闭门组件包括:开闭门和弹性密封件,所述开闭门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进风壳内且在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上,在所述开闭门运动至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时,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
[0007]由此,通过将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开闭门上,在开闭门运动至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时,弹性密封件可以与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从而可以提升开闭门对第一室内风进口的密封作用,可以保证新风的吸入压力,可以使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更加可靠。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压设在所述弹性密封件上且设置于所述开闭门上。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柱凸出于所述通孔且与安装孔相配合。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为板状且包括:主板部和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主板部的边缘,所述主板部设置于所述开闭门,所述第一翻边压设在所述弹性密封件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弹性主体部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于所述弹性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弹性主体部贴设于所述开闭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包括:主门板和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设置于所述主门板且围绕在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二翻边凸出于所述第三翻边。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壳包括:进风板和边框,所述进风板设置
于所述边框,所述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新风进口,所述进风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相对所述第一板部弯折设置且设置有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开闭门的运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闭门包括:主门板,所述主门板包括: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四板部相对所述第三板部弯折设置且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板部,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件为橡胶件、乳胶件和硅胶件中的至少一种。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二室内风进口和第二新风进口;新风总成,所述新风总成包括:风道件、风机和以上所述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所述风道件设置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所述进风壳设置于所述风道进口。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00、空调器室内机;
[0025]1000、新风总成;
[0026]100、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
[0027]10、进风壳;11、进风板;111、第一板部;112、第二板部;113、第一室内风进口;12、边框;121、第一新风进口;
[0028]20、开闭门组件;21、开闭门;211、安装柱;212、主门板;2121、第三板部;2122、第四板部;213、第三翻边;22、弹性密封件;221、通孔;222、弹性主体部;223、第二翻边;23、固定件;231、安装孔;232、主板部;233、第一翻边;24、驱动组件;
[0029]200、风道件;201、风道出口;
[0030]2000、机壳;2001、第二室内风进口;2002、第二新风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100,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100可以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0000上。
[0033]结合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100可以主要包括:进风壳10和开闭门组件20,其中,进风壳10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113和第一新风进口121,开闭门组件20可以主要包括:开闭门21和弹性密封件22,开闭门21可运动地设置于进风壳10内,并且在第一室内风进口113和第一新风进口121之间运动。具体地,开闭门组件20设置有驱动组件24,驱动组件24和开闭门21传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开闭门21选择性地关闭第一室内风进口113,可以实现新风总成1000的进风切换功能,进而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新风总成1000选择性地吸入室内风或吸入室外新风,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00的室内净化和室外新风的切换更加简单方便。
[0034]进一步地,将弹性密封件22设置于开闭门21上,在开闭门21运动至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3相对时,弹性密封件22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13的边缘密封配合。具体地,在将开闭门21移动至第一室内风进口113时,第一室内风进口113关闭,进风壳10内部形成新风的通道,将弹性密封件22设置于开闭门21上,弹性密封件22可以和第一室内风进口113的边缘密封配合,从而可以对进风壳10的第一室内风进口113和开闭门21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有效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壳,所述进风壳在相邻两侧设置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和第一新风进口;开闭门组件,所述开闭门组件包括:开闭门和弹性密封件,所述开闭门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进风壳内且在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第一新风进口之间运动,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上,在所述开闭门运动至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相对时,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压设在所述弹性密封件上且设置于所述开闭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柱凸出于所述通孔且与安装孔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板状且包括:主板部和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主板部的边缘,所述主板部设置于所述开闭门,所述第一翻边压设在所述弹性密封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总成的进风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弹性主体部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于所述弹性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弹性主体部贴设于所述开闭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的边缘密封配合。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宁孟庆刚张家栋蒋智群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