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72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设置有混风出风口;换热处理装置,换热处理装置位于换热器的前侧,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换热出风口,换热处理装置和机壳之间形成送风通道;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空气处理装置与送风通道的下端连通;导风件,导风件围绕换热出风口,导风件与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导风件的内侧设置有导风部,导风部的纵截面与换热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空调器,用户已从最初的关注温度调节发展到更注重舒适健康的体验,传统室内空调器的冷热风直吹用户,虽然较快的改变室内温度,但部分用户存在易感冒或者关节不舒服等不佳的体验。
[0003]现有技术中,很多室内空调器都整合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未经换热处理,在冬天存在温度过冷的问题,在夏天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导风件,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与换热器的出风混合,可以解决寒冬时,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温度低,室内空调器制热后出风温度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酷暑时,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温度高,室内空调器制热后出风温度低的问题。
[0004]但是,在换热后的风或净化后的风换热时,可能因为导风件中的风与换热后的风的交汇点的不同,用户靠近混风出风口时会感觉冷热不均,而且导风件中的风对换热后的风的阻滞作用较大,影响换热后的风的效果,从而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室内空调器,该室内空调器可以使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和适宜,而且不会明显感觉冷热不均,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导风件中的风对换热后的风的阻滞作用越小,增强换热后的风的效果。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混风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换热处理装置,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前侧,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处理装置的下方,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相连通;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处理装置上且围绕所述换热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导风件的内侧设置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纵截面与所述换热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5
°
≤α≤45
°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室内空调器,空气处理装置净化后的风与换热器换热后的风混合,从而使室内空调器的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和适宜,而且用户靠近混风出风口时不会明显感觉冷热不均,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导风件中的风对换热后的风的阻滞作用越小,可以增强换热后的风的效果。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α满足关系式:15
°
≤α≤30
°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件包括:外圈、内圈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
连接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且共同限定出朝向所述混风出风口开口的导风通道,所述外圈与所述送风通道相连接,所述内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所述导风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圈为截头锥体且横截面积在所述换热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上呈递减趋势。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圈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抵接在所述机壳的后表面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设置成扩口状,所述外圈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包括:换热风道件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件内,所述换热风道件的前侧设置有所述换热出风口和第一通道部,所述机壳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通道部,所述第一通道部和所述第二通道部对接设置,以构成所述送风通道的侧壁。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件上设置有多个与紧固件配合的安装支脚,所述换热风道件设置有多个安装柱,多个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支脚后分别固定在多个所述安装柱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件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风件的表面贴设有保温层。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是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室内空调器;
[0027]10、机壳;11、混风出风口;12、第二通道部;20、换热处理装置;21、换热出风口;22、送风通道;23、换热风道件;24、风机;25、第一通道部;26、安装柱;30、空气处理装置;40、导风件;41、导风部;42、外圈;43、内圈;44、连接部;45、导风通道;46、翻边;47、通风口;48、安装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9]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该室内空调器1可以为柜式室内空调器1。
[0030]如图1

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包括:机壳10、换热器(图中未标出)、换热处理装置20、空气处理装置30和导风件40。机壳10可以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防止室内空调器1内的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换热器可以给室内的空气换热,从而可以实现室内空调器1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换热处理装置20可以对换热后的风进行处理,使换热后的风更好地排到室内。空气处理装置30则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使通入到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和健康。而导风件40可以起到导风作用,使空气处理装置30净化后的风与换热器换热后的风混合,从而使室内空调器1的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和适宜,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0031]如图1

图6所示,机壳10的前侧设置有混风出风口11,换热器设置于机壳10内,这样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风可以通过混风出风口11排到室内,从而降低或升高室内的温度。换热处理装置2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换热处理装置20位于换热器的前侧,这样换热器换热后的风经过混风出风口11排到室内之前需要先通过换热处理装置20,换热处理装置20设置有换热出风口21,换热后的风可以先通过换热出风口21,而且换热处理装置20和机壳10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22,净化后的风可以通过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混风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换热处理装置,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前侧,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处理装置的下方,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相连通;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处理装置上且围绕所述换热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导风件的内侧设置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纵截面与所述换热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5
°
≤α≤4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α满足关系式:15
°
≤α≤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外圈、内圈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且共同限定出朝向所述混风出风口开口的导风通道,所述外圈与所述送风通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栋李小宁蒋智群赵健李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