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及其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46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及其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吊绳、固定座、旋转部、移动部、伸缩部和阻拦柱,吊绳的下端水平设置用于放置阻拦柱的横孔,固定座的上端与所述吊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部包括旋转板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转轴,旋转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旋转板与第一转轴键连接,移动部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移动板,移动板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驱动移动板滑动的第二电机,伸缩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挡板,阻拦柱竖直设置,阻拦柱的下端与挡板连接。本方案自动快速将吊绳与楼板固定,提高拆楼进度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故。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及其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及其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城市核心区内的高层建筑日趋增多,但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或者建筑物超过使用年限等,在特定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建筑拆除。
[0003]与传统的由上至下的盖帽拆除方式不同,建筑物逆向拆除技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其首先逐一切割建筑物底层的承重柱并安装千斤顶,在临时撑起建筑结构后,从低楼层开始逐层进行拆除。在底部进行拆除时,由于受到楼层高度的限制,许多传统用于楼板拆除的重型机械的使用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常需在板底进行反向拆除楼板,不仅施工强度高,且效率低下。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5908991B公开了一种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其方案主要是先在待拆除楼板上合适位置开设吊装孔,然后将吊绳的一端与周边固定物固定连接,将吊绳的另一端向下穿过楼板上的吊孔并由楼板下方用横向挡板将吊绳固定住,然后再将楼板的周边切割让吊绳吊住楼板慢慢下放。该施工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但该方法采用人工由楼板下方将吊绳的头部用横向挡板固定安装,其安装高度较高,人工需要采用登高设备登高操作,加上楼板拆除的施工环境复杂,人工登高操作的危险性较高,容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及其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以实现在对高层建筑采用逆向拆除技术中将吊绳穿过待拆楼板上的吊装孔后自动快速对吊绳头部进行固定安装,免除人工在危险环境下登高对吊绳头部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提高施工速度和避免人工登高操作发生事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7]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包括吊绳、固定座、旋转部、移动部、伸缩部和阻拦柱;
[0008]所述吊绳竖直设置,吊绳的下端水平设置用于放置阻拦柱的横孔,所述固定座呈包括两竖直对称设置的侧板的倒U型,固定座的上端与所述吊绳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所述旋转部包括旋转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横孔的水平直径平行设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固定座的下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的弧形面,所述旋转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侧板间与两侧板平行设置,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向下伸出固定座外,旋转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轴孔,旋转板与第一转轴键连接;
[0010]所述移动部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移动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的下表面沿与所述横孔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开设矩形开槽,底板上固定
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横孔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水平伸入所述矩形开槽内,矩形开槽的两侧壁上沿矩形开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滑槽,所述移动板水平设置,移动板的两侧端面设置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矩形开槽里,移动板上设置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竖直设置将移动板贯穿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轴线与所述横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所述U型槽对应的半圆形托板,所述U型槽底部的弧面与所述半圆形托板的内弧面共面设置;
[0011]所述伸缩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水平设置,所述阻拦柱竖直设置,阻拦柱的上端位于所述半圆形托板内与半圆形托板的内弧面接触,阻拦柱的下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阻拦柱为圆铁柱,为了在放置吊绳时防止阻拦柱过度晃动,在所述半圆形托板的内弧面上镶嵌磁铁。
[0013]进一步,所述U型槽的底部的内弧面设置为与所述阻拦柱的外圆配合的弧面。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外花键,所述旋转板上的轴孔设置与所述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第一转轴与旋转板花键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阻拦柱的下端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阻拦柱同轴设置,连接柱的上端与阻拦柱转动连接,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内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水平贯穿设置与所述挡板滑动配合的通槽。
[0016]进一步,为了方便所述阻拦柱插入所述横孔里,所述阻拦柱的上端边缘设置为锥面。
[0017]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在建筑结构拆除中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在待拆除楼板的合适位置钻吊装孔,所述吊装孔的内径尺寸大于呈竖直状态时的固定装置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外尺寸;
[0019]S2:控制吊绳将固定装置由楼板上方由吊装孔下放至楼板下方;
[0020]S3:控制第二电机旋转带动移动板移动一定距离后运行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板旋转90度,使阻拦柱与横孔对齐;
[0021]S4:运行电动伸缩杆收缩使阻拦柱插入横孔里,向上收紧吊绳对楼板进行吊装;
[0022]S5:吊装结束后防松吊绳使固定装置离开楼板一定距离,运行电动伸缩杆伸长使阻拦柱滑出横孔;
[0023]S6:运行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板旋转使阻拦柱位于竖直状态;
[0024]S7:运行第二电机使移动板滑动靠近底板;
[0025]S8:沿吊装孔轴向方向抽出吊绳固定装置。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1.未安装时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吊绳的头部的下端与吊绳同轴设置,呈竖直状态时的固定装置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外尺寸小于楼板上的吊装孔的内径,方便将固定装置由楼板上方由吊装孔下放至楼板下方;
[0028]2.驱动第二电机旋转带动移动板移动一定距离后运行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板旋转90度,这时阻拦柱与横孔对齐,运行电动伸缩杆收缩使阻拦柱插入横孔里便可对楼板吊装;
与采用由楼板下方人工登高安装阻拦柱将吊绳固定相比,本固定装置自动对吊绳头部进行固定安装,过程简单速率快,有效提高施工进度和避免人工登高安装产生意外事故,保障工人安全。
[0029]3.吊装结束后防松吊绳使固定装置离开楼板一定距离,运行电动伸缩杆伸长使阻拦柱滑出横孔,阻拦柱落入半圆形托板内被磁铁吸附固定,运行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板旋转使阻拦柱位于竖直状态,运行第二电机使移动板滑动靠近底板,这时整个固定装置沿吊绳直径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吊装孔的直径,可以很方便将吊绳及固定装置抽出吊装孔,与现有技术中对楼板吊装结束后需由人工将阻拦柱抽出吊绳头部的横孔才能将吊绳抽出吊装孔相比,本方案的吊绳脱离吊装孔不用人工拆卸,方便快速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32]图3为移动板的俯视图方向外形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左视图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式吊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绳、固定座、旋转部、移动部、伸缩部和阻拦柱;所述吊绳竖直设置,吊绳的下端水平设置用于放置阻拦柱的横孔,所述固定座呈包括两竖直对称设置的侧板的倒U型,固定座的上端与所述吊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包括旋转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横孔的水平直径平行设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固定座的下端面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的弧形面,所述旋转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侧板间与两侧板平行设置,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向下伸出固定座外,旋转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轴孔,旋转板与第一转轴键连接;所述移动部包括均水平设置的底板和移动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的下表面沿与所述横孔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开设矩形开槽,底板上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横孔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水平伸入所述矩形开槽内,矩形开槽的两侧壁上沿矩形开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滑槽,所述移动板水平设置,移动板的两侧端面设置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矩形开槽里,移动板上设置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竖直设置将移动板贯穿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轴线与所述横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所述U型槽对应的半圆形托板,所述U型槽底部的弧面与所述半圆形托板的内弧面共面设置;所述伸缩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水平设置,所述阻拦柱竖直设置,阻拦柱的上端位于所述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林张铭黄轶周晓莉马天雨张波王伟赵强陈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