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46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所述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联结,其特征是在紧固件(2)与接线片(3)之间增添有一铜板(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铜板(5)将套管(1)的接线板与接线片(3)有效地联结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因接触面积太小而产生局部过热和受力不均匀,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中套管与引线之间联结结构,特别是一种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变压器的制造容量的不断提高,变压器内部电流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变压器的低压侧,电流非常大,如果低压引线接线片与低压套管联结不好,将使该处产生局部过热。目前在我国国内各变压器制造厂,低压引线连接片与低压套管联结形式是接线片上端与套管接线板之间直接采用紧固件联结(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由于接线片材料是软铜片,因此它和套管接线板联结时,有可能不是面接触,而是点接触,这样当电流比较大时,在接触不好的地方会产生局部过热,引起变压器油的分解,从而影响变压器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以解决现有变压器低压引线接线片与低压套管之间联结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所述套管下端的接线片与引线上端的接线片之间通过紧固件联结,其特征是在紧固件与接线片之间增添有一铜板。本技术通过铜板将套管的接线板与接线片有效地联结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因接触面积太小而产生局部过热和受力不均匀,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低压引线接线片与低压套管联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铜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现有低压引线接线片与低压套管联结结构,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联结。如图2和图3所示的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其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和铜板5联结,铜板5在紧固件2与接线片3之间。紧固件2为螺栓和螺母。权利要求1.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所述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联结,其特征是在紧固件(2)与接线片(3)之间增添有一铜板(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所述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联结,其特征是在紧固件(2)与接线片(3)之间增添有一铜板(5)。本技术通过铜板(5)将套管(1)的接线板与接线片(3)有效地联结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因接触面积太小而产生局部过热和受力不均匀,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文档编号H01F27/28GK2651950SQ0322751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洪春, 伍纯红 申请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电流套管联结结构,所述套管(1)下端的接线板与引线(4)上端的接线片(3)之间通过紧固件(2)联结,其特征是在紧固件(2)与接线片(3)之间增添有一铜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春伍纯红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