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海青专利>正文

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35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上盖5、插座本体3、滑块6、保护门1、保护门2、滑块的复位弹簧丝7、保护门的弹簧4的带双动保护门插座。保护门上有一特定结构的滑道,保护门1有一斜面,这种结构的共同作用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单孔插入时,保护门不能被打开,仅当两保护门同时被插时才能被打开,防触电性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插座有两种。一种是不带保护门的插座,另一种是带保护门的插座。不带保护门的插座虽说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便宜,但防触电性能低,如果导电物从插孔进入易引起触电现象。两年前,我中心推出技术公开说明书CN 96 200838 9公开了一种带保护门的插座,可达到防尘、防异物进入的目的。但此种插座的L、N极保护门的移动是相互独立的,易打开任一保护门,防触电性能相对来说不很高。1997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颁布实施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99.1-96《家用及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用于规范国内插头插座市场。标准中明确规定保护门防止单极打开的能力不低于40N(约相当于4kg力)。这样大的力足以使一般人感受到阻力的存在,从而有效避免导电体误从插座的插孔插入所造成的触电危险,使带保护门插座的防触电保护能力明显提高。这一规定同时也使设计难度明显增加,因为保护门的单极开启力虽然要求不低于40N,但正常使用插入插头时,保护门应-->能够较轻松地打开,否则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难与不便。原有保护门结构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据市场调查,目前多数带保护门的插座产品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N极保护门相互制约、协调工作,即单极插入时,保护门不能打开,仅双动时,保护门才能打开的插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它包括:a、插座本体;b、上盖,它具有L极插孔和N极插孔;c、L极保护门,它紧靠L极插孔下方;d、N极保护门,它紧靠N极插孔下方;e、N极保护门和L极保护门的两个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保护门下端面面向插座内部的侧面具有一斜面;所述的N极保护门的下端面具有滑道,滑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斜面、邻接该斜面的一纵向平面、与该斜面相对的横向平面;所述插座还包括一滑块,其下端安装在本体滑道内,其上端具有两滑脚,其中一个滑脚的斜面-->与L极保护门的斜面啮合,另一个滑脚的端面与N极保护门的滑道进口处纵向平面相接触,可具有一定量的间隙,该滑脚的侧面与滑道进口处横向平面接触,可具有一定量的间隙。所述的滑块具有复位弹簧丝。只有当L极保护门和N极保护门同时受插入力时,所述的两滑脚才能分别沿所述N极保护门的滑道和L极保护门的斜面滑动,从而同时打开L极和N极保护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D-D剖视图;图4是两保护门均未受插入力时图2的B-B视图;图5是N极保护门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N极保护门的俯视图;图7是L极保护门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L极保护门的俯视图;图9是滑块主视图;-->图10是图9滑块的右视图;图11是图9滑块的仰视图。参阅图1~图4,一种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3和上盖5,上盖5具有L极(火线)插孔和N极(零线)插孔;L极保护门1,紧靠L极插孔下方,其下端面面向插座内部的侧面具有一斜面17(见图8);N极保护门2,它紧靠N极插孔下方,它的下端面具有滑道20(见图6),滑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斜面13,邻接该斜面的平面15,与该斜面相对并与所述平面垂直的平面11;N极保护门和L极保护门的两个复位弹簧4;滑块6,它的下端安装在本体滑道内,其上端具有两个滑脚19、21(见图9),滑脚19具有斜面14(见图11),与N极保护门2的滑道20进口处的斜面13啮合,滑脚19还具有端面16和侧面12;滑脚21具有斜面18(见图11),与L极保护门所述的斜面17啮合;滑块的复位弹簧丝7装在滑块的一侧与本体滑道的一端面之间。以下说明该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的操作过程。当仅L极保护门1受插入力时,所述滑脚19的端面16受N极保护门2所述的滑道20的平面15的阻力,故保护门1不能打开。当仅N极保护门2受插入力时,所述滑脚19的侧面12阻挡所述-->滑道20的平面11,故保护门2也不能打开。只有当L极保护门1和N极保护门2同时受插入力时,所述的滑脚19和滑脚21才能分别沿N极保护门2的滑道20(见图6)和所述L极保护门1的斜面17滑动,从而同时打开L极和N极保护门。当取消插入力时(即插头的两插脚从插座中拔出时),L极保护门1和N极保护门2分别借助于复位弹簧4而复位,所述的滑块6借助于复位弹簧丝而复位,重新对插孔进行保护。当然N极保护门2(图6)的滑道20和L极保护门1(图8)的斜面17可相互调换位置,图3中弹簧丝7可采用其它弹性件,如弹簧等,这些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它包括:a、插座本体;b、上盖,它具有L极插孔和N极插孔;c、L极保护门,它紧靠L极插孔下方;d、N极保护门,它紧靠N极插孔下方;e、N极保护门和L极保护门的两个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 L极保护门下端面面向插座内部的侧面具有一斜面;所述的N极保护门的下端面具有滑道,滑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斜面、邻接该斜面的一纵向平面、与该斜面相对横向平面;所述插座还包括一滑块,其下端安装在本体滑道内,其上端具有两滑脚,其中一个滑脚的斜面与L极保护门的斜面啮合,另一个滑脚的端面与N极保护门的滑道进口处纵向平面相接触,可具有一定量的间隙,该滑脚的侧面与滑道进口处横向平面接触,可具有一定量的间隙。所述的滑块具有复位弹簧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动保护门的插座,它包括:a、插座本体;b、上盖,它具有L极插孔和N极插孔;c、L极保护门,它紧靠L极插孔下方;d、N极保护门,它紧靠N极插孔下方;e、N极保护门和L极保护门的两个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保护门下端面面向插座内部的侧面具有一斜面;所述的N极保护门的下端面具有滑道,滑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林海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