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kV配电电缆中间接头中应力锥安装错位缺陷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接头模拟试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10kV配电电缆中间接头中应力锥安装错位缺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力学和理化性能,逐步代替架空线路,广泛应用于输电系统中。尽管XLPE电缆性能优越,但在生产、安装以及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电缆接头内部绝缘出现电场应力集中,引发放电微通道。若不及时处理,极易演化至击穿导致爆炸,造成停电等事故。电缆绝缘故障时伴有局部放电,进一步加剧劣化,通过观察局部放电信号并识别模式,可以得知电缆绝缘状况和缺陷类型。
[0003]应力锥是电缆接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电缆外半导电层接触使接头内电场分布更加均匀。而预制式电缆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以一定的过盈量(为保持一定的面压)紧密包覆电缆绝缘,形成硅橡胶/XLPE双层介质的复合界面。受工艺精度限制,在剥切电缆外半导电层、安装接头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锥与外半导电层安装错位,导致外半导电层附近出现高场强区域,高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0kV配电电缆中间接头中应力锥安装错位缺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终端、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所述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由外层至内层均依次包括: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主绝缘层与线芯;所述线芯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绝缘层的前端;所述主绝缘层的前端伸出所述外半导电层的前端;所述外半导电层的前端伸出所述铜屏蔽层的前端;所述接线终端中间设置有通腔;所述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分入所述通腔内相接;所述通腔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应力锥与第二应力锥;所述第一应力锥与第二应力锥均包括直部与向外侧弯曲的曲部;所述第一电缆结构的外半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应力锥的直部相接,且搭接长度为25至40毫米;所述第二电缆结构的外半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明,王超,吴春芳,肖佳朋,黄韬,陈云,郝艳捧,陈彦文,成延庭,谭景超,王利国,黄兢诗,甄威扬,陈国鑫,张健鑫,梁奕文,严嘉明,方振,陈启敏,余卓彬,苏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