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196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规模智能电表标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中,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处理结果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处理结果显示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台区内智能电表分区进行表准判断并将运行误差进行放大,再根据表准波动百分比的大小判断智能电表表准,有利于对台区内的智能电表分区进行表准判断,且可以消除或降低智能电表数量大对少数运行误差较大的智能电表的表准产生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
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电表相比,智能电表无需人工抄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且方便供电单位进行供电管理。但智能电表同样存在运行误差,这个误差的存在会给用户或供电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如果对台区内的智能电表逐一进行表准判断,会增加供电管理系统的负担的,尤其是需要定期进行表准判断的。如果将台区内智能电表分区进行表准判断,又会出现智能电表数量较大导致存在较大运行误差的智能电表的运行误差被平均化,无法将存在较大运行误差的智能电表筛选出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台区内智能电表分区进行表准判断并将运行误差进行放大,再根据表准波动百分比的大小判断智能电表表准,有利于对台区内的智能电表分区进行表准判断,且可以消除或降低智能电表数量大对少数运行误差较大的智能电表的表准产生的影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台区内的智能电表进行分为n个智能电表分区,采集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用电数据,在预设周期t内采集i组用电数据,每组用电数据包括j个用电数据,其中,i、j和n为正整数;其中,智能电表分区标记为A
n

[0007]S2)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用电数据对每个区的智能电表集进行表准判断,f1(ζ)=1000ζ,f2(ζ)=(1000ζ)
m
,其中,ζ为每个用电数据对应的智能电表运行误差,m为大于1的有理数;
[0008]S3)依据步骤S2)计算得到的表准计算出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并依据表准波动百分比平均值判断智能电表运行状态,当则该区智能电表运行正常,反之,该区存在智能电表运行失常的情况,ρ0为智能电表正常运转下的标准波动百分比;其中,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和表准波动百分比平均值分别通过式(1)和式(2)计算得到:
[0009][0010][0011]S4)对存在智能电表运行失常的区按照步骤S1)、S2)和S3)再次进行智能电表表准判断,直至筛选出失常的智能电表。
[0012]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1)中,采集智能电表的显示值的同时采集智能电表表准影响因素,智能电表表准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供电电压和电路电流;在步骤S2)中,在对每个区智能电表进行表准判断时引入影响智能电表表准的影响因子λ,f1′
(ζ)=1000ζ(1

λ),f
′2(ζ)=[1000ζ(1

λ)]m
;在步骤S3)中,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通过式(3)计算得到:
[0013][0014]其中,λ通过式(4)结算得出:
[0015][0016]U
i
为采集智能电表显示值时的供电电压,U0为台区稳定供电电压,I
i
为采集智能电表显示值时的供电电流,I0为台区稳定供电电流,T
i
为采集智能电表显示值时的环境温度,T0为常温20℃,W
i
为采集智能电表显示值时的湿度,W0为日常湿度30%;∣∣为取绝对值。
[0017]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2)中,m小于或等于2。
[0018]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2)中,当湿度大于或等于60%时,m小于或等于1.6。
[0019]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2)中,当温度低于0℃时,m小于或等于1.5。
[0020]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1)中,在对台区内的智能电表进行分区时,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智能电表数量不相等。
[0021]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在步骤S1)中,在对台区内的智能电表进行分区时,至少有一个智能电表分区的智能电表数量为奇数。
[0022]利用上述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进行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的系统,包括:
[0023]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用电数据以及采集用电数据时的气温与湿度;
[0024]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
[0025]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用电数据、气温和湿度对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智能电表表准进行计算分析;
[0026]处理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
[0027]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处理结果显示模块通信连接。
[0028]上述系统,数据处理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智能电表分区的运行误差进行放大,从而放大表准差异化,避免单个或少数存在较大运行误差的智能电表的运行误差被处于正常运行误差范围内的智能
电表的数量淡化,从而有利于对台区的智能电表进行分区进行表准判断,进而有利于降低供电管理系统运行压力。
[0031]2.本专利技术将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对智能电表表准的影响引入智能电表表准判断中,可以避免出现因环境因素导致智能电表表准误判。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3]图2为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系统,包括:
[0035]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用电数据以及采集用电数据时的气温与湿度;
[0036]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
[0037]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用电数据、气温和湿度对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智能电表表准进行计算分析;
[0038]处理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
[0039]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处理结果显示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数据处理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以便将数据处理结果存储在服务器内进行备份。
[0040]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系统进行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包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0041]S1)将台区内的智能电表进行分为n个智能电表分区,采集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用电数据,在预设周期t内采集i组用电数据,每组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台区内的智能电表进行分为n个智能电表分区,采集每个智能电表分区的用电数据,在预设周期t内采集i组用电数据,每组用电数据包括j个用电数据,其中,i、j和n为正整数;其中,智能电表分区标记为A
n
;S2)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用电数据对每个区的智能电表集进行表准判断,f1(ζ)=1000ζ,f2(ζ)=(1000ζ)
m
,其中,ζ为每个用电数据对应的智能电表运行误差,m为大于1的有理数;S3)依据步骤S2)计算得到的表准计算出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并依据表准波动百分比平均值判断智能电表运行状态,当则该区智能电表运行正常,反之,该区存在智能电表运行失常的情况,ρ0为智能电表正常运转下的标准波动百分比;其中,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和表准波动百分比平均值分别通过式(1)和式(2)计算得到:分别通过式(1)和式(2)计算得到:S4)对存在智能电表运行失常的区按照步骤S1)、S2)和S3)再次进行智能电表表准判断,直至筛选出失常的智能电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智能电表表准判断计算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集智能电表的显示值的同时采集智能电表表准影响因素,智能电表表准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供电电压和电路电流;在步骤S2)中,在对每个区智能电表进行表准判断时引入影响智能电表表准的影响因子λ,f
′1(ζ)=1000ζ(1

λ),f
′2(ζ)=[1000ζ(1

λ)]
m
;在步骤S3)中,表准波动百分比ρ

(i,j)
通过下式(3)计算得到:其中,λ通过式(4)结算得出:U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舟陈珏羽周政雷江革力李金瑾林秀清蒋雯倩李刚卿柏元潘俊涛李捷包岱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