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0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包括底盘和设于底盘上的定子铁芯,底盘上延伸设有定位套管,定子铁芯通过定位腔套设于定位套管外周,定位腔中设有用于穿设转子轴心的通孔,沿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且位于定位套管的开口内侧的凸环。一种风机,包括上述的风机保油机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进入轴承与轴心的润滑油在轴心旋转过程中经定子铁芯的凸环抵挡,掉落至轴承中进行循环,避免定子铁芯被污染,保障润滑油不被甩出,延长润滑油的储存效果。延长润滑油的储存效果。延长润滑油的储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

技术介绍

[0002]风机在运行中,轴心旋转在轴承中。轴心与轴承之间接触,在长时间工作时,轴心与轴承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轴承与轴心发热,并且该热量还会传递至风机的其他部分。目前,为了降低由于旋转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及摩擦,在轴承与轴心之间填充润滑油。在轴心旋转过程中在轴心与轴承之间形成油膜,目前的风机容易将润滑油甩出至轴心外,此时沾到定子铁芯中,造成污染以及影响风机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及其风机,进入轴承与轴心的润滑油在轴心旋转过程中经定子铁芯的凸环抵挡,掉落至轴承中进行冷却,避免定子铁芯被污染,保障润滑油的量,保障润滑油不被甩出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包括底盘和设于底盘上的定子铁芯,底盘上延伸设有定位套管,定子铁芯通过定位腔套设于定位套管外周,定位腔中设有用于穿设转子轴心的通孔,沿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且位于定位套管的开口内侧的凸环。
[0005]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在经轴心旋转时,甩在凸环内侧被挡住,掉回定位套管中,具有良好的保油效果;保证足够的润滑油在给轴心润滑,且不会污染定子铁芯,起到良好润滑和一定的保油效果。
[0006]进一步地,定位套管中设有回油轴承和转子轴心,转子轴心穿过定子铁芯转动在回油轴承中,凸环抵在回油轴承的端面上。凸环与回油轴承配合,润滑油甩在凸环上时,掉落至回油轴承的端面上,避免飞溅,部分停留在轴承与轴心之间,部分流出轴承外定位套管内形成循环。
[0007]进一步地,回油轴承设有中心孔,转子轴心转动于该中心孔中,回油轴承的端面设有回油槽、外壁设有与回油槽衔接的轴向槽。润滑油落在回油轴承的端面上,经回油槽流出至轴承外壁,并经轴向槽沿轴承的外壁流动至回油轴承的另一端面,形成循环,补足回油轴承与轴心间的润滑油,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0008]进一步地,中心孔内设有扩径的回油腔。回油腔中可停留部分的润滑油,增加润滑油的填充量,起到更好的润滑效果。
[0009]进一步地,回油槽从回油轴承的轴心向四周分散。通过向四周分散的回油槽,可提高润滑油被甩在回油轴承端面时的流动性。
[00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保油机构。具有良好的保油效果,确保风机轴心的润滑效果,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0011]其中,包括转子磁条、马达壳和扇叶,转子磁条装入马达壳内壁,扇叶套装在马达
壳上,马达壳中部通过转子轴心穿过定子铁芯转动在回油轴承中。
[0012]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定子铁芯的通孔周边设置凸环,用于抵挡经轴心旋转时甩出的润滑油,润滑油掉落至回油轴承的端面上,经回油槽及轴向槽循环流动,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性,避免堆积,在回油轴承内设置的回油腔,可增加填充的润滑油量,具有良好的保油效果,保障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风机保油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保油机构的回油轴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风机保油机构的回油轴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风机保油机构的回油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一种风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为底盘,11为定位套管,12为回油轴承,13为中心孔,14为回油槽,15为轴向槽,16为回油腔,2为定子铁芯,21为定位腔,22为通孔,23为凸环,31为转子轴心,32为转子磁条,33为马达壳,34为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包括底盘1和设于底盘1上的定子铁芯2,底盘1上延伸设有定位套管11,定子铁芯2通过定位腔21套设于定位套管11外周,定位腔21中设有用于穿设转子轴心31的通孔22,沿通孔22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且位于定位套管11的开口内侧的凸环23。定位腔21套在定位套管11的外周,其中定位腔21的通孔22及凸环23位于定位套管11的顶部开口的内侧,凸环23为凸出在定子铁芯2的通孔22的内侧边缘处结构,沿通孔22的圆周方向间隔或圆环状分布。
[0021]定位套管11中设有回油轴承12和转子轴心31,转子轴心31穿过定子铁芯2转动在回油轴承12中,凸环23抵在回油轴承12的端面上。凸环23与回油轴承12的端面相接触,甩出的润滑油经凸环23抵挡后直接流至回油轴承12的端面上,避免飞溅。
[0022]回油轴承12设有中心孔13,转子轴心31转动于该中心孔13中,回油轴承12的端面设有回油槽14、外壁设有与回油槽14衔接的轴向槽15。轴向槽15将两端面的回油槽14连接,使得润滑油在回油轴承12的端面、外壁及中心孔13形成循环流动,提高润滑效果。
[0023]中心孔13内设有扩径的回油腔16。回油腔16开设在回油轴承12的内壁,润滑油在回油腔16中稍作停留,然后跟随转子轴心31的旋转进行流动,回油腔16可增加润滑油的填充量。其中,回油槽14从回油轴承12的轴心向四周分散。
[0024]继续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风机,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风机保油机构。
[0025]本实施方式的风机包括转子磁条32、马达壳33和扇叶34,转子磁条32装入马达壳33内壁,扇叶34套装在马达壳33上,马达壳33中部通过转子轴心13穿过定子铁芯2转动在回油轴承12中。
[0026]本技术的风机在具体实施时,在定位套管11中设置回油轴承12,定子铁芯2通过定位腔21套装在定位套管11的外周,转子轴心13穿过定子铁芯2的通孔22,插入回油轴承
12中,转子轴心13的外端连接马达壳33。风机工作时,定子铁芯2产生的旋转磁场驱动转子磁条32带动马达壳33及扇叶34转动,转子轴心31旋转在回油轴承12中。转子轴心31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抵挡在凸环23的内侧,掉落至回油轴承12端面,通过轴向槽15及回油槽14的导流,形成在定位套管11中的内循环。提高了润滑油的流动性,保障润滑效果。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技术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保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设于底盘(1)上的定子铁芯(2),所述底盘(1)上延伸设有定位套管(11),所述定子铁芯(2)通过定位腔(21)套设于定位套管(11)外周,所述定位腔(21)中设有用于穿设转子轴心(31)的通孔(22),沿通孔(22)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且位于定位套管(11)的开口内侧的凸环(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保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11)中设有回油轴承(12)和转子轴心(31),所述转子轴心(31)穿过定子铁芯(2)转动在回油轴承(12)中,所述凸环(23)抵在回油轴承(12)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保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轴承(12)设有中心孔(13),转子轴心(31)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富源周金华李辉陈铭权吴志通温广燃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