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6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改良结构,其包括绝缘本体、开关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其上设有第一组装槽,该第一侧壁具有一主体,其上设有一凸块,开关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沿主体部向前延伸有一挠型接触部,另一端形成一焊接部,在主体部与焊接部之间开设有一凹部,当该第一端子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一组装槽内时,该凹部与绝缘本体的凸块相吻合,当该产品做下压动作时,可防止该第一端子的主体部上下浮动影响其平整度,同时,当该焊接部焊接于一电路板上时,有效保证产品稳定吃锡,提高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良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在该卡连接器绝缘本体上设置凸块以保证开关端子具有良好定位的卡连接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卡连接器通常应用于个人行动通讯电子产品,是一种将通讯电子产品上的信息传输至电子卡储存,或是将电子卡中的信息传输至通讯电子产品上,因此电子卡连接器成为一种现代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其主要包括绝缘本体、退卡机构、若干导电端子及开关端子,该绝缘本体10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后壁,开关端子20具有一主体部201,沿主体部201往前延伸有一挠型接触部202,另一端设有焊接部203,在挠型接触部202与主体部201之间开设有碰触部204,在主体部201的下方开设有插脚205,插脚205上设有卡钩2051;当开关端子20组设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侧壁内之后,插脚205插入到绝缘本体第一侧壁10内,由卡钩2051卡住绝缘本体10来固定开关端子20的稳定性,当该开关端子20的挠型接触部202与碰触部204发生作用时,由于该卡钩2051的固定性有限,会导致该开关端子20主体部201上下浮动,影响整个产品的平整度,且当该开关端子20的焊接部203焊接在一电路板上时,由于主体部201定位不稳定,易导致产品吃锡不良,造成制程困难,影响工作效率。故以上问题极待解决,针对上述电子卡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实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及开关端子进行必要的改良设计,以提供一种定位稳定性良好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卡连接器所存在的的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是在该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第一侧壁的主体上开设有一凸块,并在开关端子的主体部上与绝缘本体主体的凸块相对应处开设有一凹部,当两者组装时,该凸块与该凹部紧密吻合,可有效定位使该开关端子在被作用时避免上下浮动,减少影响该卡连接器的平整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当该绝缘本体主体上的凸块与开关端子主体部上的凹部相吻合时,由于其可靠的稳固性可有效保证开关端子焊接部在焊接吃锡时的良率,提高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良率。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当该绝缘本体主体上的凸块与开关端子主体部上的凹部相吻合时,由于可限制开关端子上下浮动,如此,可避免开关端子与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碰触进而发生短路。本技术之上述目的可籍由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技术之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复数个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开关端子及遮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其上设有第一组装槽,该第一侧壁具有一主体,其上设有一作为定位的凸块;开关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沿主体部向前延伸有一挠型接触部,第一端子的另一端形成一焊接部,在主体部与焊接部之间开设有一凹部,当该第一端子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一组装槽内时,该凹部与绝缘本体的凸块相吻合,达到定位。当该产品做下压动作时,可防止该开关端子的主体部上下浮动影响其平整度,同时,当该焊接部焊接于一电路板上时,有效保证产品稳定吃锡,提高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卡连接器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之方向剖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卡连接器开关端子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卡连接器具体实施例之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卡连接器之绝缘本体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卡连接器平面示意图;图7为图6在B-B之方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卡连接器之开关端子立体图;及图9为本技术具体卡连接器实施例之组装示意图;习知技术:10-绝缘本体,20-开关端子,201-主体部,202-挠型接触部,203-焊拉部,204-碰触部,205-插脚,2051-卡钩本技术:1-绝缘本体,11-第一侧壁,110-主体,1101-内壁,1102-凸块,1103-缺部,111-卡扣-,112-卡扣二,113-卡扣三,12-第二侧壁,121-圆柱体,122-第二组装槽,13-后壁,131-收容孔,14-收容空间,15-第一组装槽,16-插孔,2-导电端子,3-退卡机构,31-滑块,311-滑槽,32-弹性件,33-导杆,34-锁钩端子,4-开关端子,41-第一端子,411-主体部,412-凹部,413-挠型接触部,414-插脚,415-碰触脚,416-焊接部,42-第二端子,421-接触部,5-遮蔽壳体,51-侧壁,511-卡孔一,512-卡孔,513-卡孔三,52-顶壁,521-插块,53-底壁,6-电子卡具体实施方式现兹举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更详细的说明;现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卡连接器改良结构100是由绝缘本体1、复数个导电端子2、退卡机构3、开关端子4及遮蔽壳体5构成。-->该绝缘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在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之间形成一后壁13,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与后壁13包围形成一收容空间14,第一侧壁11上依顺序开设有卡扣一111、卡扣二112、卡扣三113,在未端处还开设有插孔16,便于在该遮蔽壳体5组装时卡入其中;在第一侧壁11还具有一主体110,其上开设有第一组装槽15。请结合图5所示,主体110具有一内壁1101,其上设有一凸块1102,与凸块1102相对应的主体110上开设有一缺部1103,另请结合图6及图7所示,当第一端子41组装于该第一侧壁11的第一组装槽15内时,第一端子41顺应第一侧壁11的主体110上的缺部1103顺利进入,其凹部412则与主体110的凸块1102相吻合,以达到整个第一端子41稳固定位其第一组装槽内;第二侧壁12上开设有第二组装槽122,在该第二组装槽122与后壁13之间开设有一圆柱体121,一退卡机构3组设于该第二组装槽122内,退卡机构3的弹性件32随之套在该圆柱体121上以定位;后壁13与收容空间14之间开设有数个端子收容孔131,当数个导电端子2组装于其内时,一电子卡6从收容空间14插入与该数个导电端子2导通。数个导电端子2为一排列体,在组装时,从绝缘本体1的后壁13插入到收容孔131内,以起到与一电子卡6导通的作用。退卡机构3由一滑块31、一弹性件32、一导杆33及一锁钩端子34组成,该滑块31内设有一滑槽311,使得导杆33被作用时在其中滑动,一电子卡6插入到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14后,锁钩端子34可阻止该电子卡6自动退出。开关端子4组设有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第二端子42具有一接触部421,请结合图8所示,第一端子41具有一主体部411,沿主体部411往前延伸有一挠型接触部413,在主体部411与挠型接触部413之间下方设有一碰触部-->415,在主体部411下方设有一插脚414,在主体部411与焊接部416之间开设有一凹部412,第一端子41的另一端形成一焊接部416;当该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组设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侧壁11的第一组装槽内15时,第一端子41沿着该第一组装槽15的主体110缺部1103进入,其插脚414插入到该第一侧壁11的主体110中,其凹部412与该主体110上的凸块1102相对应,使得第一端子41整个固定于该第一侧壁11的第一组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改良结构,主要由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开关端子及遮蔽壳体组成,绝缘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一主体,其中开设有第一组装槽,开关端子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组装于该第一组装槽内,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上设有一凸块;该第一端子具有一主体部,其上开设有与该绝缘本体主体凸块相对应的凹部;当该开关端子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组装槽内时,该凸块可阻档该开关端子上下浮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卡连接器改良结构,主要由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开关端子及遮蔽壳体组成,绝缘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一主体,其中开设有第一组装槽,开关端子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组装于该第一组装槽内,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士钧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