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5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涉及茶油生产设备领域,包括:烘炒筒;进料仓,所述进料仓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顶部;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一端;翻炒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在对弧形过滤板进行拆卸维护时可拉动定位销,使得定位销与T形套杆分离,之后通过拽动第一限位板将弧形过滤板抽出,之后便可对弧形过滤板进行清洁维护,在对弧形过滤板进行安装时可将弧形过滤板插入烘炒筒的内侧,使得插块插入T形套杆的一端,同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对齐,之后便可将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以此来实现对弧形过滤板的快速拆卸,从而为弧形过滤板的清洁提供了便利。利。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山茶籽是油茶籽的别名,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山茶籽主要由水分、粗脂肪、淀粉、粗蛋白质、茶籽多糖、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皂素和粗纤维以及少量的鞣质组成,其中茶多酚、山茶苷和角鲨烯是其特征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衰老和预防肿瘤等功效,现有油茶籽在压榨成茶油之前,需要通过炒货机对其进行加热,以提高出油率。
[0003]一般在对油茶籽进行烘炒前还需对其进行筛选处理,以此来将较小的油茶籽剔除,如此会浪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后续油茶籽的烘炒效率,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对油茶籽进行筛选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包括:
[0006]烘炒筒;
[0007]进料仓,所述进料仓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顶部;
[0008]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一端;
[0009]翻炒杆,所述翻炒杆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贯穿至所述烘炒筒的内侧;
[0010]包括有弧形过滤板的筛选机构,分布于所述烘炒筒的底部及所述烘炒筒的一端,用于对油茶籽进行筛选处理;
[0011]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弧形过滤板的一端,用于对所述弧形过滤板进行拆卸、安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有小型锥齿轮、下料仓、转盘、T形套杆、转杆、大型锥齿轮、第一限位板、弧形过滤板、第二限位板、连接杆,所述下料仓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底部,所述大型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翻炒杆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烘炒筒的外侧,所述转杆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大型锥齿轮的下方,所述小型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转杆的顶部,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转杆的底部,所述弧形过滤板设置于所述烘炒筒的内侧,且位于所述下料仓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于所述弧形过滤板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弧形过滤板的另一端,所述T形套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底部,且位于所述T形套杆的内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插块、定位销、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插块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且位于所述T形套杆的内侧,所述第二定位孔自所述插块的顶部贯穿至所述插块的底部,所述第一定位孔自所述T形套杆的顶部
贯穿至所述T形套杆的底部,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定位销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契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形套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契合的滑槽,所述烘炒筒的内侧且位于所述下料仓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契合的滑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仓的内侧为斜面结构,所述弧形过滤板与所述下料仓的宽度相等。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型锥齿轮与所述小型锥齿轮外侧的卡齿相啮合,所述转杆与所述烘炒筒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在使用在对弧形过滤板进行拆卸维护时可拉动定位销,使得定位销与T形套杆分离,之后通过拽动第一限位板将弧形过滤板抽出,之后便可对弧形过滤板进行清洁维护,在对弧形过滤板进行安装时可将弧形过滤板插入烘炒筒的内侧,使得插块插入T形套杆的一端,同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对齐,之后便可将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以此来实现对弧形过滤板的快速拆卸,从而为弧形过滤板的清洁提供了便利;
[0020]2、通过设置筛选机构,当电机带动翻炒杆进行转动时,会通过大型锥齿轮带动小型锥齿轮进行转动,以此来使转杆带动转盘进行转动,当转盘进行转动时会通过连接杆带动T形套杆进行往复移动,以此来使T形套杆带动弧形过滤板进行来回移动,从而增加了位于弧形过滤板顶部油茶籽的流动性,由此便可使颗粒较小的油茶籽穿过弧形过滤板落入下料仓内,以此来使颗粒较小的油茶籽通过下料仓的一端落下,如此便可实现对油茶籽的筛选,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烘炒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T形套杆与弧形过滤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中:1、烘炒筒;2、进料仓;3、电机;4、筛选机构;401、小型锥齿轮;402、下料仓;403、转盘;404、T形套杆;405、转杆;406、大型锥齿轮;407、第一限位板;408、弧形过滤板;409、第二限位板;410、连接杆;5、翻炒杆;6、连接机构;601、插块;602、定位销;603、第一定位孔;604、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包括:
[0028]烘炒筒1;
[0029]进料仓2,进料仓2设置于烘炒筒1的顶部;
[0030]电机3,电机3设置于烘炒筒1的一端;
[0031]翻炒杆5,翻炒杆5连接于电机3的输出端,且贯穿至烘炒筒1的内侧;
[0032]包括有弧形过滤板408的筛选机构4,分布于烘炒筒1的底部及烘炒筒1的一端,用于对油茶籽进行筛选处理;
[0033]连接机构6,设置于弧形过滤板408的一端,用于对弧形过滤板408进行拆卸、安装。
[0034]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先将油茶籽通过进料仓2倒入烘炒筒1内,之后通过烘炒筒1与电机3的运作来对油茶籽进行烘炒,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筛选机构4来对油茶籽进行筛选,之后还可通过连接机构6来对弧形过滤板408进行拆卸维护。
[0035]请着重参阅图1

4,筛选机构4包括有小型锥齿轮401、下料仓402、转盘403、T形套杆404、转杆405、大型锥齿轮406、第一限位板407、弧形过滤板408、第二限位板409、连接杆410,下料仓402设置于烘炒筒1的底部,大型锥齿轮406设置于翻炒杆5的外侧,且位于烘炒筒1的外侧,转杆405设置于烘炒筒1的外侧,且位于大型锥齿轮406的下方,小型锥齿轮401固定于转杆405的顶部,转盘403固定于转杆405的底部,弧形过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炒筒(1);进料仓(2),所述进料仓(2)设置于所述烘炒筒(1)的顶部;电机(3),所述电机(3)设置于所述烘炒筒(1)的一端;翻炒杆(5),所述翻炒杆(5)连接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且贯穿至所述烘炒筒(1)的内侧;包括有弧形过滤板(408)的筛选机构(4),分布于所述烘炒筒(1)的底部及所述烘炒筒(1)的一端,用于对油茶籽进行筛选处理;连接机构(6),设置于所述弧形过滤板(408)的一端,用于对所述弧形过滤板(408)进行拆卸、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油生产的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4)包括有小型锥齿轮(401)、下料仓(402)、转盘(403)、T形套杆(404)、转杆(405)、大型锥齿轮(406)、第一限位板(407)、弧形过滤板(408)、第二限位板(409)、连接杆(410),所述下料仓(402)设置于所述烘炒筒(1)的底部,所述大型锥齿轮(406)设置于所述翻炒杆(5)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烘炒筒(1)的外侧,所述转杆(405)设置于所述烘炒筒(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大型锥齿轮(406)的下方,所述小型锥齿轮(401)固定于所述转杆(405)的顶部,所述转盘(403)固定于所述转杆(405)的底部,所述弧形过滤板(408)设置于所述烘炒筒(1)的内侧,且位于所述下料仓(402)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409)固定于所述弧形过滤板(408)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板(407)设置于所述弧形过滤板(408)的另一端,所述T形套杆(404)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40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410)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宏覃建平谢海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泥头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