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0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包括信号旗、红外感应闪光灯、AIS船舶示位器、浮体、主干和重心稳定块;主干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信号旗安装在主干的顶部,红外感应闪光灯和AIS船舶示位器安装在信号旗下方的主干上,浮体安装在主干中下部,重心稳定块安装在主干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信号旗和浮体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在海面同时受到的风和流的作用力,因而能跟踪海洋调查仪器的漂流轨迹,自动追踪海洋调查仪器,同时充分利用船舶已有的雷达装置定位本装置,信号旗(白天)和闪光灯(夜间)相结合,易于后期寻找,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便于海上现场制作。便于海上现场制作。便于海上现场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追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追踪无动力漂浮于海面的海洋调查仪器的装置,例如追踪上浮到海面的海底地震仪、海底电磁采集站及钢缆断裂的大型水下拖体等。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调查中,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海洋调查仪器本身携带的示位装置有时会发生故障,或由钢缆牵引的大型水下拖体由于钢缆断裂而自动上浮等,都有可能导致昂贵的调查仪器在茫茫大海上无法找到而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白天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驾驶船舶在一个大概的范围内目视或借助望远镜寻找。由于海洋调查仪器在海面同时受到复杂的海风和表面流的综合影响,漂流路径难以准确估算,且仪器随海浪起伏,目视距离有限,目视寻找不仅盲目性大、效率低下、耗费船时和燃油,而且难以找到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旨在解决海洋调查仪器在海面难以追踪甚至丢失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包括信号旗、红外感应闪光灯、AIS船舶示位器、浮体、主干和重心稳定块;
[0006]主干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信号旗安装在主干的顶部,红外感应闪光灯和AIS船舶示位器安装在信号旗下方的主干上,浮体安装在主干中下部,重心稳定块安装在主干的底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信号旗采用红色、疏水材料制成,既便于白天近距离(2km以内)目视寻找,又能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受到的风力。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感应闪光灯主要由干电池、感光芯片和LED灯构成,白天的时候停止闪烁,节约电池电量,晚上自动闪烁,便于发现目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AIS船舶示位器的天线向上高出信号旗,便于船舶在远距离捕捉AIS信号。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AIS船舶示位器主要由可充电蓄电池、GPS定位模块、单片机、通信模块及防水外壳构成,能够借助船载雷达在12海里范围内发现目标。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浮体采用气囊或泡沫浮体,既能为整个装置提供浮力,又能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受到的海流的作用力。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干采用竹竿或碳纤维杆,减轻装置重量。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心稳定块采用铅块或铁块,用于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和浮体共同作用,使整个装置竖直漂浮于海面。
[0014]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用信号旗和浮体,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在海面同时受到的风和流的作用力,因而能跟踪海洋调查仪器的漂流轨迹,且相对距离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0016]2、无动力系统,自动追踪海洋调查仪器,充分利用船舶已有的雷达装置,能在12海里范围内定位本装置。
[0017]3、信号旗(白天)和闪光灯(夜间)相结合,易于后期寻找。
[0018]4、续航能力强,红外感应闪光灯采用碱性电池供电,通过感光芯片自动控制白天停止闪烁、晚上自动闪烁,可连续工作20昼夜以上;AIS船舶示位器充满一次电也能连续工作20昼夜以上,能够满足海洋调查仪器的长时间自动追踪。
[0019]5、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在备件齐全的情况下,十分钟左右就可组装一台本装置,便于海上现场制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信号旗;2

红外感应闪光灯;3

AIS船舶示位器天线;4

AIS船舶示位器;5

浮体;6

主干;7

重心稳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主要包括信号旗1、红外感应闪光灯2、AIS船舶示位器天线3、AIS船舶示位器4、浮体5、主干6和重心稳定块7。
[0025]上述构件之间可用轧带或绳子捆绑固定,信号旗1固定在主干6的顶部,红外感应闪光灯2固定在信号旗1下方,AIS船舶示位器4固定在红外感应闪光灯2下方,AIS船舶示位器天线3高出主干6顶部,浮体5固定在主干6中下部,重心稳定块7固定在主干6的最下部。
[0026]本装置总体长度约为3m,主干6采用直径3cm左右的竹竿或碳纤维杆,信号旗1采用红色、疏水材料,红外感应闪光灯2及AIS船舶示位器4采用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浮体5为气囊或泡沫浮体,重心稳定块7采用铅块或铁块。
[0027]信号旗1既便于白天近距离(2km以内)目视寻找,又能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受到的风力。红外感应闪光灯2通过感光芯片自动控制白天停止闪烁、晚上自动闪烁,便于夜晚近距离目视寻找。AIS船舶示位器4能够借助船载雷达在12海里范围内发现目标。浮体5既能为整个装置提供浮力,又能模拟海洋调查仪器受到的海流的作用力。重心稳定块7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它和浮体共同作用,使整个装置竖直漂浮于海面。
[0028]红外感应闪光灯2和AIS船舶示位器4工作时间为20

25天,在此期间本装置可连续追踪海洋调查仪器。
[0029]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方式运行:
[0030]当需要追踪海洋调查仪器时,将本装置投放到海洋调查仪器附近,随后海洋调查仪器受到风和流的作用力而自由漂流,由于本装置很好地模拟了海洋调查仪器受到的风和
流的作用力,因而能跟踪海洋调查仪器的漂流轨迹,且相对距离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0031]由于AIS船舶示位器4的作用距离一般在12海里以内,所以值班人员应注意记录,不要让本装置漂出母船12海里。
[0032]当需要回收海洋调查仪器时,先通过船载雷达找到本装置上的AIS船舶示位器发出的信号,母船朝着AIS所在位置航行,当距离小于2km时,即可通过目视寻找闪光灯(夜晚)或信号旗(白天)找到本装置,进而在附近找到海洋调查仪器。
[0033]本装置无外在动力系统,当AIS船舶示位器或红外感应闪光灯电量耗尽时,可直接更换电池或充电。
[0034]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旗(1)、红外感应闪光灯(2)、AIS船舶示位器(4)、浮体(5)、主干(6)和重心稳定块(7);主干(6)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信号旗(1)安装在主干(6)的顶部,红外感应闪光灯(2)和AIS船舶示位器(4)安装在信号旗(1)下方的主干(6)上,浮体(5)安装在主干(6)中下部,重心稳定块(7)安装在主干(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旗(1)采用红色、疏水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感应闪光灯(2)主要由干电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王伟巍宋来勇吴锐锋张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