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819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带模注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施工器具;S2、施工前期准备;S3、制备水泥浆液、连接注浆机和注浆管进行注浆;S4、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及注浆管的出浆口;S5、判断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是否一致或压力大于1Mpa;S6、换至下一个注浆孔注浆;S7、结束注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施工工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和出浆口,从而判断出注浆是否完成,能够及时地停止注浆作业,且通过直接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带模注浆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作业面需要快速进行初步衬砌构建基础结构,以提供原始支撑结构;当隧道开挖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形成隧道内部标准的支撑结构为隧道成型以后提供可靠而牢固的支撑结构;衬砌可以承受较大的围岩松散压力,将对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起到主动限制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隧道衬砌带模注浆施工通常使用二衬台车和注浆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浆作业;在进行注浆作业时,通常将二衬台车既有的注浆孔与注浆机通过注浆管直接进行连接,从而进行注浆;
[0004]然而,在注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很难直接观测到注浆的完成度,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知晓停止注浆的时机,从而导致衬砌拱顶脱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衬砌拱顶脱空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及应用。其能够保证注浆作业的质量,从而避免衬砌拱顶脱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准备施工器具
[0009]该步骤中,在将具有注浆孔的台车固定好之后,准备好注浆作业所需的工装、注浆管和注浆机,工装包括法兰盘和RPC管,法兰盘包括通过螺栓相连接的A板和B板;
[0010]S2、施工前期准备/>[0011]该步骤中,对法兰盘和RPC管进行处理,并将工装固定于注浆孔上;
[0012]S3、制备水泥浆液、连接注浆机和注浆管进行注浆
[0013]该步骤中,将注浆管的一端与注浆机进行连接;采用搅灌一体砂浆泵拌制少量的1:1水泥浆液先行润管;润管完成后按配比搅拌注浆料,待注浆管的另一端流出浓浆后连接工装对台车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
[0014]S4、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及注浆管的出浆口
[0015]该步骤中,在注浆的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注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出浆口,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发生注浆事故时,及时停止注浆作业;
[0016]S5、判断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是否一致或压力大于1Mpa
[0017]该步骤中,通过在注浆作业中进行观察,从而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是否注浆完成;
[0018]S6、换至下一个注浆孔注浆
[0019]该步骤中,当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致且压力大于1Mpa时,停止注浆作业,进行下一个注浆孔的注浆作业;
[0020]S7、结束注浆
[0021]该步骤中,当所有的注浆孔注浆结束后,先将注浆管与工装进行拆除,再将工装进行拆除,并进行清洗,循环利用。
[0022]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施工工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和出浆口,从而判断出注浆是否完成,能够及时地停止注浆作业,且通过直接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能够较佳地保证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
[0023]作为优选,步骤S2中台车上的每个注浆孔均设有工装。
[00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每个注浆孔都设有工装,能够较佳地对每个注浆孔进行注浆作业。
[0025]作为优选,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对台车上既有的注浆孔进行扩孔,使得注浆孔的尺寸与A板相适配,再将A板焊接在注浆孔上;
[0027](2)将B板固定在A板上,将RPC管从法兰盘中间穿过顶至防水板,用记号笔标识所需RPC管长度,最后取下RPC管,再将B板从A板上取下;
[0028](3)对RPC管进行切割,使得RPC管具有合适的长度;
[0029](4)安装防脱空检测电线;
[0030](5)在RPC管口用密封胶带沿长度方向缠绕宽度5cm、厚度3mm的密封层;用4cm宽双面胶封住孔口;
[0031](6)将整个工装安装好,再通过将A板和B板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工装在台车上的固定。
[0032]作为优选,步骤(3)中,使用角磨机切平RPC管一侧端头,在记号笔标识位置加上RPC管在工装内的长度位置处切断RPC管。
[0033]作为优选,步骤(4)中,利用改装后的角磨机操作平台在PRC管端头切槽口,在RPC管内穿入防脱空检测电线,电线放置与槽口呈90
°
夹角,电线端头处用胶带固定后反向弯折与RPC管端头平齐。
[0034]作为优选,槽口为“U”型口,“U”型口的切割深度约1cm,宽度约1cm。
[003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RPC管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在注浆完成后,能够及时地通过防脱空检测电线进行及时地反馈,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停止注浆作业,保证了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注浆作业的效率;
[0036]通过在RPC管口用密封胶带缠绕密封层,双面胶封住孔口的设置,在捅开注浆孔中空部分后,能够有效地防止注浆时串浆,提高注浆的质量和效率;。
[0037]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的应用,其通过权利要求1

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在隧道带模注浆施工中应用。
[0038]通过本专利技术中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在隧道衬砌带模注浆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衬砌拱顶脱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实施例2中工装本体的示意图;
[0040]图2为实施例2中A板的示意图;
[0041]图3为实施例2中B板的示意图;
[0042]图4为实施例2中变截螺母的示意图;
[0043]图5为实施例2中连接管的示意图;
[0044]图6为实施例2中母头的示意图;
[0045]图7为实施例2中公头的示意图;
[0046]图8为实施例2中转动杆的示意图;
[0047]图9为实施例2中橡胶圈的示意图;
[0048]图10为实施例2中母头的剖视图;
[0049]图11为实施例2中工装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0050]图12为实施例3中快速接头的示意图;
[0051]图13为实施例3中母头的示意图;
[0052]图14为实施例3中公头的示意图;
[0053]图15为实施例3中第一挤压块的示意图;
[0054]图16为实施例3中第二挤压块的示意图;
[0055]图17为实施例3中第三弹性件的示意图;
[0056]图18为实施例3中母头的剖视图;
[0057]图19为实施例3中快速接头的剖视图;
[0058]图20为图1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9]图21为实施例1中施工工法的流程图。
[0060]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0061]110、RPC管;120、法兰盘;121、A板;122、B板;123、固定环;130、变截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施工器具该步骤中,在将具有注浆孔的台车固定好之后,准备好注浆作业所需的工装、注浆管和注浆机,工装包括法兰盘和RPC管,法兰盘包括通过螺栓相连接的A板和B板;S2、施工前期准备该步骤中,对法兰盘和RPC管进行处理,并将工装固定于注浆孔上;S3、制备水泥浆液、连接注浆机和注浆管进行注浆该步骤中,将注浆管的一端与注浆机进行连接;采用搅灌一体砂浆泵拌制少量的1:1水泥浆液先行润管;润管完成后按配比搅拌注浆料,待注浆管的另一端流出浓浆后连接工装对台车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S4、观察压力表、注浆孔及注浆管的出浆口该步骤中,在注浆的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注浆孔以及注浆管的出浆口,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发生注浆事故时,及时停止注浆作业;S5、判断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是否一致或压力大于1Mpa该步骤中,通过在注浆作业中进行观察,从而确保注浆作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是否注浆完成;S6、换至下一个注浆孔注浆该步骤中,当出浆口的水泥浆液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致且压力大于1Mpa时,停止注浆作业,进行下一个注浆孔的注浆作业;S7、结束注浆该步骤中,当所有的注浆孔注浆结束后,先将注浆管与工装进行拆除,再将工装进行拆除,并进行清洗,循环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台车上的每个注浆孔均设有工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进张义江王亚乔志兵赵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