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明导电电极(TCES)是现代光电子器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氧化铟锡(ITO)因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90%)和电导率(10
‑
25Ω),已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透明导电电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穿戴电子器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可拉伸显示屏,电子皮肤、健康监测器等。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ITO很难应用在这些柔性光电子器件上,一方面,铟(In)元素的稀缺以及加工条件的限制使得ITO的制备成本较高;更为重要的是,ITO的脆性很大,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断裂,导致电极失效。
[0003]在过去十几年中,人们制备出各种柔性透明导电电极,文献“Large scale,highly conductive and patterned transparent films of silver nanowires on arbitrary subs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和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柔性衬底由可生物降解的PGSU制成;所述导电层由正交取向排列的银纳米线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0
‑
500nm,透过率为80%
‑
9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的厚度为0.5
‑
5mm,透过率为70%
‑
95%。4.一种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刚性基底上制备ZnO牺牲层获得涂覆基底;S2、取另一刚性基底,将其与涂覆基底呈一定夹角放置,将涂覆基底加热至50
‑
70℃,将银纳米线的乙醇溶液滴加至呈一定夹角放置的刚性基底与涂覆基底形成的空隙中,滴加完毕后控制涂覆基底向与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形成导电层,移动速度为50
‑
200μms
‑1;S3、在S2形成的导电层上制备柔性衬底;S4、移除涂覆基底得到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60
‑
80℃的条件下,将二水合醋酸锌粉末分散在乙醇中得到溶液A;将KOH溶解于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逐滴加入50
‑
80℃的溶液A中,在40
‑
80℃的条件下搅拌2
‑
4h,冷却至室温,过滤后将滤液静置24
‑
48h,旋涂到玻璃基底上,干燥后得到涂覆有ZnO牺牲层的涂覆基底。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还包括将涂覆基底上的ZnO牺牲层用O2等离子体进行预处理;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
‑
20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100
‑
150℃的条件下,将丙三醇和癸二酸混合,在氮气氛围下反应1
‑
4h,反应结束后将压力调至1
‑
50mbar,并且维持24
‑
72h,冷却至室温得到聚癸二酸甘油酯预聚物;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逐滴加入所述聚癸二酸甘油酯预聚物的DMF溶液中,旋涂在S2制备的导电层上,干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将S3的产物浸入柠檬酸溶液中溶解ZnO牺牲层移除涂覆基底。9.根据权利要求4
‑
8中任一项所述可生物降解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