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051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属于工程原材料加工工具技术技术领域;所述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包括连杆、两个外支撑架、两个内支撑架以及传动组件、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上表面钢刷、支撑组件、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高速转动,对放置于支撑组件和导向组件之间的钢件进行除锈,同时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对钢件的摩擦作用下对钢件完成输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除锈效果好、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属于工程原材料加工工具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具有自重较轻、施工简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厂房、场馆、悬索吊桥等建筑领域,其中,在临时使用的小型悬索柔性吊桥中,主桥索塔为钢筋混凝土钢架式墩塔,索塔的横向加劲梁为槽钢组合焊接横梁,纵向加劲梁为工字钢。
[0003]钢结构的防腐性能是影响钢结构使用寿命、结构安全性等的主要因素,由于槽钢、工字钢等钢材较容易出现锈蚀的情况,因此通常需要在钢结构安装前对钢材做除锈处理,但是在目前的施工中,对钢材的除锈作业仍以人工除锈的方式为主,这就存在着除锈效果差,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高速转动,对放置于支撑组件和导向组件之间的钢件进行除锈,同时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对钢件的摩擦作用下对钢件完成输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除锈效果好、效率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所述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包括连杆、两个外支撑架、两个内支撑架以及传动组件、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上表面钢刷、支撑组件、导向组件,所述外支撑架通过连杆安装在两内支撑架的左右两外侧,外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内支撑架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且第一横杆与第三横杆等高,第二横杆与第五横杆等高,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皮带电机、皮带轮、主动轴、轴承座、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第四从动轴、第五从动轴,所述皮带电机安装在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底部,且皮带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皮带轮,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横杆与第三横杆上,且主动轴两端安装有皮带轮,主动轴与皮带电机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两内支撑架上的第四横杆上,且第一从动轴上安装有下表面钢刷,所述第二从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横杆与第五横杆上,且第二从动轴的左端安装有侧向钢刷,所述第三从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两内支撑架上的第六横杆上,且第三从动轴上安装有上表面钢刷,所述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上均安装有皮带轮,且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均与主动轴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横杆与第三横杆上,所述第五从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横杆与第五横杆上,且第五从动轴的右端安装有侧向钢刷,所述第四从动轴、第五从动轴上均安装有皮带轮,且第四
从动轴、第五从动轴均与第三从动轴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两内支撑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导向组件安装在两内支撑架的前后两端的内侧,待除锈的钢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与导向组件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下表面钢刷包括抱箍、压板、第一钢丝刷、压紧螺栓,所述抱箍套装在第一从动轴上,抱箍的上下两侧通过压板固定有第一钢丝刷,压板通过压紧螺栓安装在抱箍上,且第一钢丝刷的前后两端超出抱箍的前后两端面,所述上表面钢刷的结构与下表面钢刷的结构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侧向钢刷包括连接板、固定板、夹板、第二钢丝刷、夹紧螺栓,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五从动轴的右端,固定板安装在连接板上,且固定板两侧通过夹板安装有第二钢丝刷,夹板通过夹紧螺栓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第二钢丝刷的外端超出夹板的外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滚筒、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调高螺栓,所述第一安装槽通过调高螺栓安装在机组左侧的外支撑架上,第二安装槽通过调高螺栓安装在机组右侧的外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槽体结构,且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上开设有用于调整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安装高度的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滚筒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滚筒、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调平螺栓,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调平螺栓安装在第四横杆上,第二安装板通过调平螺栓安装在第六横杆上,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调整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水平安装位置的第二滑槽,所述导向滚筒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高速转动,对放置于支撑组件和导向组件之间的钢件进行除锈,同时在下表面钢刷、侧向钢刷以及上表面钢刷对钢件的摩擦作用下对钢件完成输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除锈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不安装支撑组件、导向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放置有钢件时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下表面钢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侧向钢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侧向钢刷的右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

连杆,2

外支撑架,3

内支撑架,4

传动组件,5

下表面钢刷,6

侧向钢刷,7

上表面钢刷,8

支撑组件,9

导向组件,10

钢件,21

第一横杆,22

第二横杆,31

第三横杆,32

第四横杆,33

第五横杆,34

第六横杆,41

皮带电机,42

皮带轮,43

主动轴,44

轴承座,45

第一从动轴,46

第二从动轴,47

第三从动轴,48

第四从动轴,49

第五从动轴,51

抱箍,52

压板,53

第一钢丝刷,54

压紧螺栓,61

连接板,62

固定板,63

夹板,
64

第二钢丝刷,65

夹紧螺栓,81

支撑滚筒,82

第一安装槽,83

第二安装槽,84

调高螺栓,8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表面电动除锈装置包括连杆(1)、两个外支撑架(2)、两个内支撑架(3)以及传动组件(4)、下表面钢刷(5)、侧向钢刷(6)、上表面钢刷(7)、支撑组件(8)、导向组件(9),所述外支撑架(2)通过连杆(1)安装在两内支撑架(3)的左右两外侧,外支撑架(2)上安装有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2),内支撑架(3)上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第三横杆(31)、第四横杆(32)、第五横杆(33)、第六横杆(34),且第一横杆(21)与第三横杆(31)等高,第二横杆(22)与第五横杆(33)等高,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皮带电机(41)、皮带轮(42)、主动轴(43)、轴承座(44)、第一从动轴(45)、第二从动轴(46)、第三从动轴(47)、第四从动轴(48)、第五从动轴(49),所述皮带电机(41)安装在外支撑架(2)与内支撑架(3)底部,且皮带电机(4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皮带轮(42),所述主动轴(43)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第一横杆(21)与第三横杆(31)上,且主动轴(43)两端安装有皮带轮(42),主动轴(43)与皮带电机(41)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45)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两内支撑架(3)上的第四横杆(32)上,且第一从动轴(45)上安装有下表面钢刷(5),所述第二从动轴(46)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第二横杆(22)与第五横杆(33)上,且第二从动轴(46)的左端安装有侧向钢刷(6),所述第三从动轴(47)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两内支撑架(3)上的第六横杆(34)上,且第三从动轴(47)上安装有上表面钢刷(7),所述第一从动轴(45)、第二从动轴(46)、第三从动轴(47)上均安装有皮带轮(42),且第一从动轴(45)、第二从动轴(46)、第三从动轴(47)均与主动轴(43)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轴(48)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第一横杆(21)与第三横杆(31)上,所述第五从动轴(49)通过轴承座(44)安装在第二横杆(22)与第五横杆(33)上,且第五从动轴(49)的右端安装有侧向钢刷(6),所述第四从动轴(48)、第五从动轴(49)上均安装有皮带轮(42),且第四从动轴(48)、第五从动轴(49)均与第三从动轴(47)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8)安装在两内支撑架(3)的前后两端,所述导向组件(9)安装在两内支撑架(3)的前后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鹏吕大武李子光刘智德王耳东崔志广王建平杨啟华曾宇清尚双福谢宇刘磊垠杨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